
图、文/爱范儿授权转载
2007 年,乔布斯把苹果电脑公司(Apple Computer Inc.)更名为苹果公司(Apple Inc.),重心也从 Mac 转向了 iPhone、iPad 这些移动设备。

自从那个时候开始,为苹果打下江山的 Macintosh 也退居幕后,隐去光芒。

▲ 苹果软件副总裁Craig Federighi在发布会上曾两次感叹M芯片:How cool is that?
然而,随着M1系列芯片的发布,带来超高能效比的同时,也让近年全面转向ARM的Mac又回归到了舞台中央。
如此,已经开启 ARM 新时代的 Mac,又唤起了许多人曾经的「苹果电脑」时代。
在今年结束的 WWDC 上,如期而至的 M2,以及全新设计的 MacBook Air 确实抢走了 iOS 16、iPadOS 16、macOS 13 等一系列软件的风采。

▲ WWDC 结束,许多人只记得全新设计的 MacBook Air
会后许多的讨论也集中在硬件当中,采用全新核心设计以及新工艺的M2,彻底地让苹果电脑进入ARM时代。

虽然 MacBook Air 这款史上最贵的 Air 系列仍然采用了 8GB + 256GB 的组合,落后于同价位的 Windows PC,但不少观望的用户仍然在热烈讨论如何把有限的预算花在刀口上。
是升级存储器? 还是升级 SSD 容量? 相信这也是很多 Mac 用户在选购过程中颇为纠结的问题。

贴心的是,苹果官网上无论是内存加倍,还是储存空间加倍,都采用了加价 6,000 元的统一价格。
在苹果的衡量体系中,存储器与储存空间同样重要,没有高低与贵贱。

以往,在做 Mac 消费推荐时,我更偏向于把有限的预算放在内存加倍上,毕竟储存空间可以外接,档案也能丢到云端,灵活度很高,6,000 元足以买两台 1TB 的高速外接硬盘。https://api.dable.io/widgets/id/57w6m1o8/users/20876971.1656470374151?from=https%3A%2F%2Fapplealmond.com%2Fposts%2F149198&url=https%3A%2F%2Fapplealmond.com%2Fposts%2F149198&ref=https%3A%2F%2Fapplealmond.com%2F&cid=20876971.1656470374151&uid=20876971.1656470374151&site=applealmond.com%2Fzimedia&id=dablewidget_57w6m1o8_GokK9rov&category1=%E7%A7%91%E6%8A%80&ad_params=%7B%7D&item_id=applealmond-149198&item_pub_date=2022-06-30T02%3A00%3A22%2B00%3A00&pixel_ratio=0.75&client_width=776&network=non-wifi&lang=zh-CN&is_top_win=1&top_win_accessible=1&inarticle_init=1
而早就封装在主板上的内存,难以以用理的手段扩充,更别说M系列芯片使用的统一封装架构SoC,扩充这件事基本上是难上加难,不如花个6,000元一步到位。

只不过,M2 MacBook Pro可能彻底改变了内存优先升级的这个考量。
我们做 M2 MacBook Pro 视频的测试过程中,对一个 13GB 的 zip(7z)压缩包(包含小文件、大文件和一个剪接项目文件)解压缩的过程中,M2 MacBook Pro 的速度要远落后于 M1 MacBook Pro。

▲ 左:M2 MacBook Pro,右:M1 MacBook Pro。
图片来自:MaxTech
另外,YouTuber Max Tech 直接用Black Magic测试了标准版的 256GB M2、M1 MacBook Pro 的 SSD 读取写入速度,发现了 M2 MacBook Pro 慢了一半。
而 512GB、1TB 版本的 MacBook Pro 则不受影响,与 M1 MacBook Pro 有着相同的表现。


▲ Dell XPS 13 Plus 与 M1 MacBook Air SSD 读写速度对比。
图片来自:MaxTech
原本 M1 MacBook Pro 的 SSD 速度也不算快,接近于 PCIe 3.0,再砍半的话,实在是有点配不上 Pro 的名号。
当下,许多Windows笔记本都已经普遍采用PCIe 4.0标准的SSD,以求带来更好的体验。 其硬盘的读写速度已经远超 M1 MacBook Pro 的水平。

记得去年14寸与16寸MacBook Pro发布会上,苹果直接在发表会的台上表示,给新设备换上了新的SSD,存储速度能飙升到7.4GB/s。
而在后续的实机测试中(同样为 Black Magic 测试),只有容量超过 4TB 才会达到如此的写入速度峰值,512GB 的标配和 1TB 的高阶版,写入速度大概在 4600MB/s~5800MB/s,大概属于高速 PCIe 4.0 的水平。

▲ 配置拉到顶不会错。
图片来自:MaxTech
在 Windows 笔记本还未普及 SSD 时,MacBook Air 与 MacBook Pro 便凭借着高速 SSD 硬盘一举拉开了差距。
没想到,如今的 M2 版 MacBook Pro 13(256GB)中,其硬盘速度已然大幅落后于 Windows 笔记本,不到十年,风水轮流转。

▲ 预留了一个空位,供大家想像。
图片来自:MaxTech
而为了找寻 M2 MacBook Pro 硬盘降速的原因,Max Tech 和 Create Tech 将其拆解,并与 M1 MacBook Pro 做比照。
在原本SSD焊位上,M2仅用了一块NAND闪存颗粒,而M1则用了两块128GB NAND闪存颗粒。

▲仔细比较两个 Mac 的 NAND 差异
图片来自:MaxTech
如此的做法,非常有可能就是 M2 MacBook Pro 硬盘读写速度大幅下降的原因。
这个原理其实跟双通道、单通道内存类似,更多的NAND有着更多通道,信息的吞吐量、速度也自然更高。
而仅用一个NAND闪存的规格,也是首次出现在MacBook Pro产品之中。

▲ 128GB 都是由两颗 64GB 组成。
图片来自:ifixit
在查询iFixiit从2016年到2021年的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拆解教学视频中,无论是128GB的入门版本,还是1TB的高阶版,Mac都会在Logic Board上至少搭配两块NAND,以达到正常合理的速度。
相对来说,单块NAND的规格,有利于降低一定的成本。 只是对于售价并不低的 MacBook Pro 来说,如此的节省可能会极大的影响使用体验。
如今,M2 MacBook Pro 写入速度有着 1400MB/s,在很多轻体验中,感觉可能没有数字上的那么明显。

▲ M2 MacBook Pro(左)频繁多工切换,在加载网页时会有所延迟
图片来自:MaxTech
但 M2 MacBook Pro 只有 8GB 内存,当内存吃满后,很多工作就会转而占用 SSD 充当虚拟内存,这时就会有着天壤之别,会极大地影响正常使用。


在测试中,无论是用 Lightroom 输出照片,还是输出图像,M2 MacBook Pro 都有着明显的落后,甚至在 Photoshop 里合成 HDR 照片时,竟然直接崩溃。
很显然的,M2 的搭载让 MacBook Pro 有了极强的竞争力,但加上已经与主流水平脱节的低速储存规格,使其难以配得上接近 40,000 元的售价。

目前,降速的问题仅限于M2 MacBook Pro 256GB的入门规格上,512GB的版本不受影响; 七月份即将开售的新 MacBook Air 是否存在如此情况暂时则还未知。
准备第一时间入手 MacBook Air 的朋友不妨等等看第一波的反应,或者直接升级到 512GB 容量以规避 SSD 硬盘降速的问题。

此外,如果再加上6,000元的内存升级费用,新MacBook Air起价直接来到43,900元,似乎2021年的14英寸MacBook Pro感觉又更香了。
M系列芯片时代后,在低配版的MacBook Air与MacBook Pro设备中,M1、M1 Pro有相应的CPU核心阉割版本,可以理解为苹果M芯片的i3、i5、i7之分。

严格来说,如此的不同规格,并不会有天壤之别的体验,无非就是 85 到 95 分的差距。 更高容量的存储空间(2TB、4TB)也是如此,提高的是上限。
而此番的 M2 MacBook Pro 的硬盘读写降速,反而是体验的下探,将原本基础款(8GB + 256GB)75 分左右的体验直接拉低到及格线以下,彻底沦为高阶的文书笔记本电脑,属实不该。

后续的新 MacBook Air 针对这个状况会不会有所不同? 或者后续的 13 寸 MacBook Pro 是否还会保留这种设计,也只能等苹果下一步的行动。
对于一般用户而言,现阶段还是建议暂时避开 256GB SSD 大小的 M2 Mac 为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