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 AI 主导的现代战争开打中,自动化武器会是跨过人性疆界的最后一个临界点吗?

AI 武器

自驾车、自动无人工厂看起来为人类带来光明的未来愿景。 透过计算机运算,自驾车可以避开障碍物、确保安全;无人工厂可以提升生产效能与产品良率,让产线上工作者的工作能升级。 那么让战争攻击可以更加精准与「人道」的自动化武器,是个好的发明吗?

高科技自动化武器,揭开新型态战争序曲

自动化技术释放出不一样的可能性,但是「自动化+武器」这个组合就有其利弊。 在人类难以适应或生存的环境中,善用自主性武器能带来莫大好处,甚至能大幅降低军事上大规模伤害的可能性;然而,就如经典科幻片会出现的预言那样,过于依赖机器学习的自主判断,将是对人类道德原则的一大侵害。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30多国拥有这样的自动化武器技术,例如军事立国的以色列就发明了有空中女妖之称的哈比(Harpy)无人机,可以自动侦测敌方雷达探测系统做精准攻击。

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划署(DRAPA)也发明了海猎号无人舰(Sea Hunter),驾驶完全可由电脑操控,不用船员。 因此船上虽有给维修人员短期暂留的座舱,但是完全没有配备厕所与浴室。

即使这样的技术已经到位,但是战争攸关人命,科技的精准与进步遇到人性议题,该如何做取舍?

曾在美国国防部长办公室(OSD)主导过关于无人及自主系统和新兴武器发展政策制定,现为新美国安全中心(CNAS)副总Paul Scharre,透过《Army of None: Autonomous Weapons and the Future of War》一书,清楚地描述军事策略、国防发展如何与新型技术相互交织, 并明示隐藏在其中的危机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