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le上个月发表最新手机iPhone 17系列以及iPhone Air,这次开箱评测的是藏蓝色iPhone 17 Pro,记者实际使用3周后,分享最实用的心得,除了优缺点,也分享那些人适合买iPhone Pro系列,提供还在犹豫该不该入手的消费者参考。
跟前代相比,3颗4800万像素融合相机,8倍望远焦段对于经常拍摄记者会画面的记者来说相当有感,过去原生镜头只有5倍,现在延伸至8倍,极限可达40倍数码变焦,和iPhone 16 Pro最高只到25倍相比,可以捕捉更多细节,加上AI演算,实际使用40倍数码变焦后,相当惊艳,可以省去带专业相机的不便,基本上坐在记者会台下前3排, 都能拍到足以印刷的好照片。 但是说到拍演唱会,除非是摇滚区,否则拍人像走动还是不够清晰(20倍以内还可以)。 此外,全新Center Stage前置相机,不但自拍画质提升,直握iPhone就能拍摄直向或横向的相片与视频。 大合照时,拍照人物居中技术会运用 AI 自动扩展视野,免反手就能从直向自动转换为横向。
热锻造铝金属一体成型设计,这次效能大升级的关键。 Apple 设计的航天级7000系列铝金属比钛金属更轻,导热性提升超过20倍,是全新热管理系统的重要元素。 Apple设计的一体式均温板。 全新热管理系统的核心是一体式均温板,以激光焊接嵌入机身。 这个设计有助于快速且战略式地将热源组件产生的热量导出,再经由铝金属结构排散。 与16 Pro相比,尤其是15 Pro,散热表现明显,使用3周后,长时间录影都不会因为过热宕机。
一体成型设计造就显著更大的电池容量,且使得零件和电池的更换更加容易。 一体成形设计打造出能容纳更大电池的空间,搭配A19 Pro的效率和iOS 26的先进电源管理,充饱电出门,晚间7点回到家后电力还有20%以上,上一代在下午4点过后电力就降到40%左右,有时不得不使用行动电源或是找咖啡厅充电,17 Pro减低了电力焦虑。 此外,新款40W动态电源转接器(最高输出60W),Pro系列皆可在20分钟内充电50%。
6.3寸的iPhone 17 Pro,具备120Hz的ProMotion,以超瓷晶盾2保护,比任何智慧型手机玻璃或玻璃陶瓷材质都更坚固,并搭配全新Apple设计的镀膜,抗刮能力提升3倍,抗反射效果也更佳,有效减少眩光。 至今没有贴膜,使用3周期间手机屏幕看不出刮痕,3000尼特户外峰值亮度,在户外记者会拍摄或是搭车靠窗时,面对大太阳也能清楚看到屏幕画面。
截稿时,Apple Intelligence的Beta版已能支持繁体中文,说了好久的Apple Intelligence终于展现实力,例如通过「即时翻译」功能,Apple Intelligence 现在能随时翻译文字与音频,协助使用者在「消息」、FaceTime 和「电话」中跨语言沟通。 视觉智能的更新,让用户抓取屏幕截图后,可以轻松针对 iPhone 屏幕上显示的内容进行搜索或采取行动。
虽然有许多升级之处,但iPhone 17 Pro系列也有待改进之处,下面也直接点出:
拿到实机后,iPhone Pro系列耐不耐刮始终是果粉讨论焦点,实际使用后,发现全新的镜头模组让后盖露出更多面积,确实较易刮伤,但选择第三方保护壳后,可立即获得改善,但担心刮伤的压力始终存在,如今放在后背包时,会特别加个外袋,避免被钥匙或笔等尖锐物品刮到。
后镜头的排列与谷歌 Pixel相似,让资深果粉一时难以适应,外观大改变也让目前的手机壳选择较少,目前还找不到兼具外观与抗刮的手机壳。 另外宇宙橙更是争议不断,开卖初期大荣货运橘或是搭配绿色变身忍者龟的迷因在网络上发酵,没想到开卖后却是最受欢迎的颜色,反应两极,少了黑与白的万年基础色,让缤纷讨喜的iPhone 17更抢手。
虽然iPhone 17 Pro延续USB-C接口,但传输速度仍有区隔,Pro Max支持USB 4,Pro却仅支持USB 3.2。 对一般用户感受不大,但需要Pro功能的专业创作者明显感受落差。
总结来说,若过去惯用Pro系列,这次依旧选择Pro,尤其对摄影品质要求高、有长焦需求者,Pro系列才能满足,摄影、影音创作者/自媒体经营者无需思考直上Pro。 喜欢边看视频边聊天、偶尔还会玩大型手游者,Pro能应付需求。 这次体验iPhone 17 Pro的伊林名模林玟萱表示自己对手机没有长焦需求,平时只有自拍和拍美食与中近景,偏好轻巧便携,iPhone Air更符合她的需求。 至于预算有限者或是第一次买iPhone者,iPhone 17是Apple新机中CP值最高的机型,也很适合iPhone新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