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cer推出全新NITROXV275K P3电竞显示器,搭载了一面27寸4K Fast-IPS面板,拥有160Hz刷新率及低至1ms GtG反应时间表现,配合量子点Mini LED背光系统,支持576分区全阵列控光功能,提供高达1000nitsHDR亮度及99%AdobeRGB色域覆盖率,并且通过了FreeSyncPremium及VESA DisplayHDR 1000的认证,加上具备48Gbps HDMI 2.1、90W USB-C及USB 3.2 Hub等完善连接性,以强劲的规格进军高阶电竞显示器市场。
Acer NITRO XV275K P3biipruzx 27“ 电竞显示器

▲ Acer NITRO XV275K P3biipruzx
Acer近日推出全新NITROXV275K P3 4K电竞显示器,产品的完整型号为XV275K P3biipruzx,搭载了一面由AUO友达光电所生产的27寸Fast-IPS面板,具备160Hz画面刷新率及低至1ms GtG反应时间,配合Quantom Dots量子点Mini LED背光模组,支持576区FALD分区控光功能,拥有高达 1000nits 峰值亮度及99%Adobe RGB色域覆盖,提供绝佳的HDR游戏及观影体验,更加通过了AMD FreeSync Premium及VESA DisplayHDR 1000的认证,为玩家带来极致流畅清晰且震撼的游戏视觉飨宴。
详细规格表 | |
---|---|
屏幕尺寸 | 27.0″ |
显示比例 | 16:9 |
曲面孤度 | 平面 |
面板类别 | IPS |
面板子类别 | AHVA |
子像素排列 | RGB 垂直排列 |
背光技术 | Quantom Dot Mini LED |
表面处理 | Anti-glare、Haze=25%、3H 硬度 |
分辨率 | 3840 x 2160 (UHD) |
像素点距 | 0.15525mm (163ppi) |
SDR 亮度 | 600cd/m2 |
HDR 峰值亮度 | 1000cd/m2 |
HDR 支持/认证 | HDR10 标准、VESA DisplayHDR 1000 认证 |
原生对比度 | 1000:1 |
动态峰值对比度 | 100,000,000:1 |
可视角度 | 178°/178° (CR≧10) |
色彩显示 | 1.073G – 10-bit (8-bit+Hi-FRC) |
色域范围 | 覆盖率: Adobe RGB 99% |
GtG 反应时间 | 1ms |
最大更新率 | 160Hz |
VRR 认证 | AMD FreeSync Premium |
VRR范围 | 48-160Hz |
视频接口 | DisplayPort 1.4 x 1HDMI 2.1a x 2USB-C x 1 |
USB 接口(上行) | USB 3.2 Gen1 Type-B x 1 |
USB 接口(下行) | USB 3.2 Gen1 Type-A x 2 |
音效接口 | 3.5mm 音效输出 x 1 |
内置喇叭 | – |
VESA Mount | 75mm x 75mm |
俯仰调节 | -5° ~ +25° |
摆动调节 | -25° ~ +25° |
高度调节 | 150mm |
垂直旋转 | -90° ~ +90° |
电源输入 | 100~240Vac,50/60Hz,3A |
电源消耗 | 关机: 0.3W省电: 0.5W常规: 28.8W最高: 210W |
电源供应器 | 外置式 19V⎓11.05A |
尺寸 ( 宽 x 高 x 深) | 613.1mm x 587~437mm x 267mm (连底座) |
重量 | 6.72Kg (连底座) |

▲ 正面三边无边框设计

▲ 机背设有一道弧形 RGB 灯带
外观方面,Acer NITRO XV275K P3 正面采用三边无边框设计,机身采用哑深灰配色,机背顶部设有 ACER 商标,下方则设有一道弧形 RGB 灯带,为平实的外观增添不少电竞感。


▲ 支架采用 Y 字型底座设计、顶部设有脚架螺孔
支架方面,XV275K P3 搭载了立体Y字体底座,能够提供可靠稳固的支撑能力,不过相对上会占用较多的桌面空间,并且在支架顶部设有一组1/4寸螺牙标准脚架螺孔,方便实况主直接在显示器上安装Webcam、相机或补光灯等装置。 同时具备完整的人体工学调较功能,提供 -5º 至 25º 俯仰度、正负 25° 摆动及高达 150mm 的高度调节,让玩家能够使用最舒适的角度观看画面,减轻长时间使用电脑对颈椎造成的负担。 还支持正负 90° 的垂直旋转功能,方便作为副屏幕纵向使用。 并且设有 75 x 75mm VESA Mount 孔位,方便用家搭载夹台式支臂或上墙式支架使用。
搭载27寸「友达7.0」Fast-IPS 液晶面板

▲ 搭载 AUO 的 Fast-IPS 面板、整体可视角度优秀
显示面板方面,Acer NITRO XV275K P3搭载了俗称「友达7.0」的AUO友达光电M270QAN07.0液晶面板,是厂方自2022年第三季起量产的全新27寸UHD AHVA面板,属于由AUO自家改良推出的IPS类型面板,能够提供不俗的垂直及水平可视角度。 背光方面则搭载了具备Quantom Dots量子点膜技术的Mini LED直下式背光模组,支持576个分区的FALD全阵列分区调光控制功能,能够大幅加强显示器的亮度及对比度表现。
面板详细资料 | |
---|---|
面板制造商 | AUO 友达光电 |
面板型号 | M270QAN07.0 |
面板类别 | IPS |
面板子类别 | AHVA |
子像素排列 | RGB 垂直排列 |
面板尺寸 | 27.0″ |
分辨率 | 3840 x 2160 |
刷新率 | 160Hz |
色彩深度 | 1.07B – 10-bit (8-bits + Hi-FRC) |
背光类型 | Mini LED直下式背光 |
分区调光 | 576 FALD (24水平 x 24垂直) |
额外技术 | – |
表面处理 | Anti-glare coating、Haze=25%、3H 硬度 |
576区全阵列分区背光、支持1000nits HDR峰值亮度

▲ Mini LED 技术能大幅提升 HDR 观感
Acer NITRO XV275K P3最大的卖点就是搭载了Mini LED直下式背光系统,具备1152颗Mini LED灯珠,每两颗灯硃组成一个分区,以24 x 24的排列方式提供576区全阵列分区控光功能。 每个分区能够根据画面内容独立调节亮度,大幅度提升显示器的动态对比度。 而且Mini LED拥有较过往一般LED背光更密集的光源,令其亮度表现能够轻易达到1000nits以上,远超传统液晶显示器只有数百流明的水平,呈现极致深邃的光暗对比细节,在观看HDR内容时能忠实还原人类肉眼所见的真实世界。

来到实测的部分,由于Mini LED显示器普遍拥有一定程度的亮度控制机制,会根据当前画面的显示面积/窗口大小(或称APL)来控制画面亮度,所以在测量亮度时就不能只量度单一的全屏亮度,而是要量度显示器在不同显示面积下的亮度,至于想了解更多关于自动亮度限制的读者则可以参考这篇科普文。


结果显示,XV275K P3在SDR输入下的亮度也会跟据显示面积的改变而有所不同,从1%的422nits逐渐提升至100%的587nits,在大部分情况下都能提供500nits以上的亮度,完全满足一般室内环境下的日常使用需求。 至于在HDR输入下不同显示面积的亮度则有较大差异,从最低1%的663nits到50%及75%接近2000nits的超夸张表现,再在100%下回落至1537nits,大幅超越官方所宣称的1000nitsHDR Peak亮度规格,同时亦完全表现出Mini LED背光系统在亮度方面的绝对优势。


不过由于Mini LED的分区控光功能会在一定程度上衍生光晕问题且有机会导致显示器的亮度频繁变动,未必适合进行文书处理及图像创作工作时使用。 NITRO XV275K P3 就提供了 4 个「适应性调光」选项让用家去控制显示器的分区控光策略,分别是「低」、「平均」、「快速」及「关」,前三者主要针对背光更新速度及边缘亮度作出调整,而「关」顾名思义就是会将分区控光功能完全关闭。 笔者亦测试了显示器在关闭分区控光功能下的亮度表现,结果在SDR及HDR输入下各显示面积的亮度分别稳定地控制在593nits及1065nits的水平。

亮度曲线方面,显示器在开启了分区控光功能的情况下,即使在SDR输入下仍然具备趋向无限的对比度表现,平滑的亮度曲线稍为偏离常用的Gamma 2.2标准,平均Gamma为2.45,令画面的对比度看起来比预期更高。 庆幸显示器提供了由1.6至2.8合共7个Gamma等级选项,用家仍可根据喜好自己选择合适的Gamma设置,实测只需将Gamma设置成2.0即可获得更接近Gamma 2.2的亮度曲线。

至于在HDR的色调映射策略方面,通过实际量度并绘制出XV275K P3biipruzx在HDR模式下的亮度曲线及电光转换函数追踪(EOTF Tracking)曲线,可以看到显示器整体与PQ EOTF标准曲线有较大差异,在低光段会较标准为暗,而在中间调以后的亮度则较标准高出不少,同时对高光部分作出了少量的滚降(Roll-off)处理, 这样的映射策略能够加强画面整体的对比度及颜色饱和度,令HDR内容看起来更有张力,亦能够保留更多的高亮细节,不过就未必适合追求HDR精准度的用家群体。
最高 160Hz 刷新率、低至 1ms GtG 反应时间


▲ DisplayPort 支持 48~160Hz 可变刷新率控制
HDMI 支持 48~144Hz 可变刷新率控制
Acer NITRO XV275K P3支持最高 160Hz 画面刷新率,支持 48-144Hz 可变刷新率控制、LFC 低刷新率补偿技术以及 VRR Over HDMI 技术,并且通过了 AMD FreeSync Premium 认证,无论是游玩 PC 还是家用机都能够享受流畅无撕裂的游戏体验。
画面刷新率、VRR及动态模糊相关规格 | |
---|---|
最高刷新率 (DisplayPort) | 160Hz |
最高刷新率 (HDMI) | 144Hz |
最高刷新率 (USB-C) | 160Hz |
VRR范围 | DisplayPort、USB-C: 48-160HzHDMI: 48-144Hz |
VESA Adaptive Sync | 支持( 未认证) |
AMD FreeSync | FreeSync Premium |
NVIDIA G-Sync | 支持( 未认证) |
G-Sync 硬件模组 | 没有 |
VRR Over HDMI | 支持 |
LFC 低刷新率补偿 | 支持 |
官方反应时间数据 | 1ms GtG |
VESA ClearMR | 未认证 |
BFI 插黑帧功能 | 不支持 |

对于游戏玩家来说,除了高刷新率及防撕裂画面同步技术外,显示器的反应时间同样重要,反应时间越短在高速的动态画面上出现的残影就越轻微。 Acer NITRO XV275K P3搭载的「友达7.0」面板原生GG反应时间为5ms,而Acer则宣称产品具备低至1ms GtG反应时间速度规格,并且提供了「关」、「标准」及「极度」3 个Overdrive 等级可供选择,通过推高驱动LCD液晶的电压,加速液晶分子偏转的过程,从而降低面板反应时间、减少画面的残影问题。

▲ 提供 Overdrive 功能选项
不过,通过增加驱动电压去提升液晶偏转的速度也不是没有缺点,当电压调得过高,即使显示器的初始反应时间有所降低,像素过冲(Overshoot)的问题亦会随之而来,这会导致动态画面上会出现比一般拖影更碍眼的逆残影/鬼影,实际的观看效果可能比未Overdrive时更差。


笔者亦实际通过光敏传感器量度Acer NITRO XV275K P3在最大刷新率下的 GtG 反应时间及 Overshoot 偏移程度。 从上表的数据可以看到,显示器在未启用 Overdrive 功能前的平均初始反应时间为 5.21ms,接近面板规格上列明的 5ms 常规数据。 而在预设的「正常」等级下的平均初始反应时间可以降至 3.95ms,能在大部分的灰阶过渡下满足 160Hz 刷新率所需的 6.25ms 更新周期,且并未出现严重的 Overshoot 问题。

至于在「极度」等级下,平均初始反应时间更能进一步缩短至 3.03ms,当中最低反应时间更能达到官方规格所指的 1ms。 不过这时由于液晶电压调较得过份进取,会衍生出相当严重的Overshoot偏移问题,Overshoot偏移值大于15的比率更占了整个测试的差不多一半,基本上是处于一个不可用的状态,你们可以理解为这是为了让厂方能够制造出1ms GtG数据而生的模式吧。
实际观看效果对比

▲ 通过 Ghosting Test 网站工具查看显示器的残影程度
(详情可参考 BLUR BUSTERS 网络提供的说明)
不过单看上述的数据大家可能会比较抽象,接着笔者会使用Blur Busters Motion Tests网站上的Ghosting Test功能拍摄并对比显示器在不同反应时间等级下人眼所看到的实际效果。

▲ 反应时间等级效果对比
从上图可以看到 Acer NITRO XV275K P3 在「关」等级下的像素过渡速度已经想当理想,而在「正常」等级下则有进一步的改善,UFO 图案的残影程度轻微。 至于在「极度」等级下反而会看到 UFO 图案拖着明显的鬼影 / 逆残影,实际观看效果符合笔者上述的反应时间及 Overshoot 偏移测试数据。 纵观上述数据及实际观看效果,笔者认为「正常」Overdrive 等级下的整体观感最理想,故判定显示器的无鬼影平均反应时间为3.95ms GtG,表现优秀。 顺带一提,显示器在开启了VRR刷新率同步技术的状态下是会强制锁定使用「正常」Overdrive 等级,可见厂方其实也不预期用家会使用另外两个效果较差的模式。
99% Adobe RGB 广色域、10-bit 色彩显示能力

▲ 支持 10-bit (8-bit + Hi-FRC) 色彩显示
色彩方面,Acer NITRO XV275K P3搭载的液晶面板原生支持8-bit色彩深度转换,配合Hi-FRC算法技术使之具有完整的10-bit位深度、10.7亿色的显示能力。 在实际观看下,递色处理效果十分自然,没有出现明显的色块或色彩断层问题,能够呈现自然平顺的色彩渐变效果,能够媲美真 10-bit 显示器产品。

色域方面,官方宣称显示器拥有99%Adobe RGB的色域覆盖,并在OSD菜单中提供了sRGB、Rec709及DCI等多个色彩空间模式可供选择。 笔者就利用了Calibrite Colorchecker Display Plus校色器对各个色彩空间模式进行了色域检测,所有测试皆以模式的预设值及SDR输入下进行。

▲ 显示器的最大色域覆盖范围
(实线为显示器色域、虚线为 sRGB 标准色域)
测试结果显示,Acer NITRO XV275K P3的最大色域容积能够达到夸张的169.3%sRGB、116.6%Adobe RGB及119.9%DCI-P3,对于不追求色彩精准度的使用情景来说能够呈现十分丰富的颜色。

▲ sRGB 模式下的色域覆盖范围
(实线为显示器色域、虚线为 sRGB 标准色域)

▲ DCI 模式下的色域覆盖范围
(实线为显示器色域、虚线为 DCI-P3 标准色域)
至于在sRGB及DCI模式下的色域限缩表现亦相当理想,大致上都能够将色域限缩至对应标准的色彩空间范围内,能够减轻由广色域覆盖引致的颜色过饱和问题。
色域覆盖/ 色域容积表现 | |||
---|---|---|---|
色彩模式 | sRGB | Adobe RGB | DCI-P3 |
标准 | 99.6% / 169.3% | 95.2% / 116.6% | 96.8% / 119.9% |
sRGB | 94.5% / 101.4% | 66.3% / 69.8% | 71.1% / 71.8% |
Rec.709 | 94.1% / 102.2% | 66.1% / 70.4% | 71.3% / 72.4% |
EBU | 94.3% / 101.2% | 67.3% / 69.7% | 70.7% / 71.7% |
SMPTE-C | 93.6% / 100.4% | 66.7% / 69.2% | 70.1% / 71.1% |
DCI | 99.3% / 143.6% | 81.5% / 98.9% | 94.9% / 101.7% |
(备注:色域覆盖为显示器色域与目标色域重叠部分的占比,最高为 100%; 色域容积为显示器色域与目标色域的相对面积百份比,可以突破 100%)

▲ 提供 sRGB 色域的出厂色彩校正报告
色准方面,每部Acer NITRO XV275K P3biipruzx在出厂前皆会经过独立色彩校准,确保产品在sRGB色彩空间模式下能够达到平均DeltaE≦2的色彩精准度,同时提供了一张色彩校正报告供用家参考,以笔者手上的评测品为例,报告就显示产品能在sRGB模式下拥有1.19的平均Delta E色准。

笔者亦对显示器的sRGB模式进行了色准测试,结果测得平均DeltaE为1.61,同时最大DeltaE差异值亦不超过5,足够应付一些基本的网络图片设计及编辑工作。
HDMI 2.1 + DP1.4a + 90W USB-C 输入接口

▲ 机背接口一览
显示输入方面,Acer NITRO XV275K P3设有2组HDMI 2.1 、1组DisplayPort 1.4a及1组USB-C显示输入接口,当中DisplayPort及USB-C接口支持最高160Hz刷新率,而HDMI接口则只支持最高144Hz刷新率。
另外设有USB Hub功能,只要将电脑或游戏机连接至显示器的USB 3.0 Type-B或USB-C接口,便能提供2组USB接口供用家连接外围装置。 同时内置 KVM Switch,让两台装置共用周边装置,通过 OSD 菜单就能切换控制两台装置,免却来回插拔装置的烦恼。
下表将列出各种显示接口支持的最佳显示设置 :
DisplayPort、USB-C | |||
---|---|---|---|
分辨率 | 刷新率 | 颜色设置 | HDR |
3840 x 2160 | 160Hz | 10-bit RGB | ✔ |
HDMI | |||
---|---|---|---|
分辨率 | 刷新率 | 颜色设置 | HDR |
3840 x 2160 | 144Hz | 10-bit RGB | ✔ |

▲ USB-C 接口支援 90W PD 快充
USB-C 接口还支持最高PD3.0 20V⎓4.5A 90W 快速充电输出,供用家一线连接手提电脑等装置,而且 USB-C 接口默认会用上全部 4 组 SuperSpeed Data 传输通道用作 DisplayPort 通道,提供与 DisplayPort 1.4 一致的传输带宽及输入格式支持性,但这时两组 USB 下行接口将只支持 USB 2.0 传输速度。
音效输出方面,显示器并未内置扬声器,但就备有 3.5mm 耳机接口,能将数码音源输出至外置扬声器或耳机。

笔者亦对Acer NITRO XV275K P3的各个输入接口进行了On Display Input Lag输入延迟测试,通过仪器测量由影像讯号发出至画面作出显示之间所需的时间。 结果显示,显示器在160Hz最大刷新率下的平均输入延迟只有3.21ms左右,而且在低刷新率下仍能将延迟控制在10ms以内,输入延迟表现十分优秀。

▲ Sony PlayStaion 5 显示输入支持性

▲ XBOX Series X 显示输入支持性
此外,Acer NITRO XV275K P3的两组HDMI 2.1接口皆支持以最高12Gbps FRL通道模式运作,4条通道合共能提供最高48Gbps的频宽容量,无论是连接XBOX Series X还是Sony PlayStaion 5都能够支持最高2160p@120Hz讯号输入,而且支持HDMI-VRR技术,Console家用机支持性合格。
家用机支持性 | |
---|---|
HDMI 接口版本 | HDMI 2.1 |
HDMI最大带宽 | 48Gbps (12Gbps FRL x 4) |
Sony PlayStation 5 最佳显示设置 | 2160p@120Hz YUV422 |
XBOX Series X 最佳显示设置 | 2160p@120Hz RGB |
虚拟 4K | 不适用 |
4K@24Hz | ✖ |
4K@50Hz | ✖ |
HDR10 | ✔ ( ) |
Dolby Vision | ✖ |
HDMI-VRR | ✔ ( ) |
Adaptive-sync over HDMI | ✔ () |
自动低延迟模式(ALLM) | ✖ |
提供 HDMI 线材 | 1 x Ultra High Speed HDMI @ 1.5M |
表格内的及图标分别代表XBOX Series X及Sony PlayStaion 5
小编评语 :
全新Acer NITRO XV275K P3电竞显示器经实测后最令笔者惊艳的一定是其极为夸张的HDR亮度,高达2000nits的峰值亮度能够呈现极之深邃的光暗对比细节,而且可以忠实地还原太阳、射灯等在HDR影视内容中出现的高光场景。 并且搭载了玩家近期十分推祟的友达7.0」Fast-IPS 液晶面板,提供流畅清晰的动态影像,加上具备满血 HDMI 2.1、90W USB-C 及 USB 3.2 Hub 等的完善连接性,实在是物超所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