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OG STRIX A系列是近年一众银白色爱好者兼二次元爱好者的新宠,当INTEL 14代处理器推出,华硕Z790 REFRESH主板当然不会缺席,跟进由ROG STRIX Z790-AGAMING WIFI II补齐产品线。 在华硕重视的这一块市场在取得巨大成功后,竞品也跟进开发,共同扩大了整个特定市场。 ROG STRIX A 系列理论上不属 ROG STRIX 系列内的入门款,因为还有 ROG STRIX H 系列,只是该系列有时候从缺。
关于Z790时期的ROG STRIX A系列产品线,首发阶段先推出DDR4版本,后期才补上DDR5版本,两款同样广受市场欢迎,尤其在DRAM超频上,此两款都是6层板中的顶尖作品。 在Z790 REFRESH主板中,继TUF GAMING PRO系列后,华硕也为ROG STRIX A系列推出二代版本,更成熟的ROG STRIX Z790-AGAMING WIFI II,在面对TUF PRO系列已支持AIOC的情况下,如何再突围而出? 让我们看下去~
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 II 芯片组设计
目录
新芯片组Z790只是Z690的完全版,不论是PCI-E通道总数量还是USB总数量都不变,但是INTEL将部份通道升级,同时将部份通道降级以维持总数量不变。
Z690 | Z790 | X670E | |
---|---|---|---|
晶片组至 CPU | PCIe 4.0 X8 | PCIe 4.0 X8 | PCIe 4.0 X4 |
PCIe 通道总数量 | 28 | 28 | 20 |
PCIe 3.0通道 | 16 | 8 | 8 |
PCIe 4.0通道 | 12 | 20 | 12 |
SATA 数量 | 8 | 8 | 8 |
USB 10Gbps 总数量 | 10 | 10 | 12 |
USB 20Gbps 总数量* | 4 | 5 | 2 |
SOURCE : intel
*以 2 个 10Gbps 换取 1 个 20Gbps
包装与配件
华硕包装一贯的设计语言,正面右方是一张主板图片,左半边由浅灰色电域文 ROG / JOIN THE REPUBLIC / FOR THOSE WHO DARE / REPUBLIC OF GAMERS 等字句贯穿半个以上的版面。 右下角有个大大的Wi-Fi 7 LOGO,在INTEL正式发布14代处理器后,玩家可以观察到Z790 REFRESH的主板包装,终于能找到支持INTEL 14代处理器的标示了。
背面重点自然是那个全新的Q-ANTENNA Wi-Fi 7天线,全白色设计想必能让白色控爱不释手,另一方面,板载M.2插槽数量也是Z790-A GAMING WIFI II的重心之一。 值得细看的部份是关于Wi-Fi 7型号的描述,INTEL BE202与BE200NGW,据华硕官方资料显示,INTEL BE202 BE200NGW只支持160 MHz,也就是2.4 Gbps (Wi-Fi 7 160 GHz和320 GHz的可用性因地区法规而异)。


配件包装有点新意,这次华硕利用防静电包装把比较小的配件装起来,包含2根SATA线、多根束带、1块M.2导热贴、4个方形的M.2背胶、1个圆型的M.2背板背胶、1颗Q-LATCH M.2快拆螺丝和1颗Q-LATCH M.2背板快拆螺丝。
其他配件还有1份精美的快速安装指南、1张灰色白为主的ROG信仰贴纸、1份ASUS WEBSTORAGE介绍文件、1个ROG钥匙圈、和1根Q-ANTENNA Wi-Fi 7白色天线。


主板外观介绍
整体外观的设计语言变化不小,在B760和Z790时期出现的PAC-MAN小精灵主题大致消失,只剩下在CPU插座保护盖上看到一丝丝RAD复古像素的元素,新主题以电竞风为主,并加入了GAME FIRST WORK SECOND游戏第一工作排第二,以及CTRL+和WASD等游戏会运用到的指令。
PCB 背面变化更大,外观设计上变得较为沉稳,现只剩一个 ROG 之眼的剪影,有点海盗的感觉。 前后都有呼应的则是早已被解密多时的两个华硕总部坐标“25°07’37.0”N 121°28’13.6“E”与“25.124798 121.471475”。


金属散热器之上方有塑料I/O装甲,特大镜面开窗设计中可见藏着一个ROG之眼,点亮后便能展现些微渐变的RGB光效,整片主板只有此处会发光,一次抓住喜欢RGB与不爱过多RGB的粉丝。


LGA1700
- 黑色的CPU插座保护盖子被贴上白色的贴纸,贴纸上的ROG之眼和方格状设计充满虚实间穿梭的风格。
- ILM 拉杆同样套上保护套,倒钩的位置已被重新设计为扁平的型态,扩大接触面的做法让用户更容易地压下以解锁和扣上。
- 插座内有多颗MLCC,在这狭小的空间中居然还出现了之前都没有的ROG STRIX与ROG之眼,为略为沉闷的Z790 REFRESH主板带来一点小小的惊喜。
- Z790 REFRESH 主板代表出厂便支持 12 / 13 / 14 代处理器,并加入多项更成熟的设计,让最后一代 LGA 1700 继续发光发热。


DDR5
- DDR5 是各家力争的范畴之一,背后反映研发实力,Z790-A GAMING WIFI D5 虽然迟来,但仍然获得非常高的评价。 DDR4 时期选用内层走线的设计,现在继续采用正面拉线、背面屏蔽的做法,尽取两者的优势。
- Q-DIMM 设计在上方设有单边扣,虽然华硕已为上方的针脚 CPU_OV 3-PIN,和 AIO_PUMP 4-PIN 套上保护套,但用户仍需小心压下 Q-DIMM 卡扣。
- SAFEDIMM 设计在内存插槽中间加入金属固定,使在 PCB 表面焊接的内存插槽变得更牢固。
- 支持最新的DIMM FLEX与AEMP II设计,为2根单面的配置(24 X2)提供高达8000 MHz的认证,也提高了4根混插的稳定性,再透过DIMMFLEX技术,增强日常使用的稳定性。

I/O
I/O 档板的外观变得更简洁,USB 数量也增加了不少。
- 1 个 DISPLAY PORT 1.4 (8K60)
- 1 个 HDMI 2.1 (4K60)
- 1个 CLEAR CMOS 按键
- 1个BIOSFLASHBACK按键
- 4 个 USB 2.0 TYPE-A
- 4 个 USB 5 Gbps TYPE-A
- 2 个 USB 10 Gbps TYPE-A
- 1 个 USB 10 Gbps TYPE-C
- 1 个 USB 20 Gbps TYPE-C
- 1 个 2.5 Gbps 有线网络 RJ45
- 1 组 Q-ANTENNA Wi-Fi 天线孔
- 3 个音频输出 (LINE OUT / MIC IN / SPDIF OUT)

M.2 与 PCI-E 插槽
板载5根M.2插槽是Z790-A GAMING WIFI II的最大变动,反映华硕认为高阶主板需提供更多M.2插槽,而非PCI-E插槽,新增的第5根M.2插槽,其实就是由Z790-A GAMING WIFI其中一根PCI-E插槽演变而成。 所有M.2插槽均支持最高PCI-E 4.0 X4,且支持Q-LATCH快拆固定设计,金属散热片则采用防掉螺丝固定在PCB上。
除M.2_1外,其余M.2插槽在2242至2260螺丝孔之间,均设有黑色软垫作为双面SSD的支撑点,华硕建议单面SSD的用户,要利用配件中的黑色软垫增强SSD支撑,若SSD自带金属散热片,则有可能需要移除被预先安装在PCB上的黑色软垫。
- M.2_1使用由PCB背板焊接的金属插座,其PCI-E通道由CPU提供,不支持SATA M.2 SSD,兼容2242/2260/2280/22110规格,除了独享正面金属散热器外更设有独立的金属散热背板。
- M.2_2使用由PCB正面焊接的普通插座,其PCI-E通道由Z790芯片组提供,不支持SATA M.2 SSD,只兼容2280规格,与另一M.2插槽共享同一块M.2金属散热器。
- M.2_3使用由PCB正面焊接的普通插座,其PCI-E通道由Z790芯片组提供,不支持SATA M.2 SSD,只兼容2280规格,与另一M.2插槽共享同一块M.2金属散热器。
- M.2_4使用由PCB正面焊接的普通插座,其PCI-E通道由Z790芯片组提供,不支持SATA M.2 SSD,兼容2242/2260/2280/22110规格,与另一M.2插槽共享同一块M.2金属散热器。
- M.2_5使用由PCB正面焊接的普通插座,其PCI-E通道由Z790芯片组提供,唯一支持SATA M.2SSD,兼容2242/2260/2280规格,与另一M.2插槽共享同一块M.2金属散热器。
Z790-A GAMING WIFI II 只有 3 根 PCI-E 插槽,比 Z790-A GAMING WIFI 设计少了 1 根,华硕把该 PCI-E X4 重新分配至 M.2 插槽上。 以标准ATX设计来说,PCIEX16(G5)位于第2槽,PCIEX1(G3)位于第4槽,PCIEX16(G4)位于第7槽。 换句话说,当一张 3 槽厚的显卡被安装在 PCIEX16 (G5) 插槽上,便会遮挡 PCIEX1 (G3) 插槽。 另外,根据官方说明书资料显示,PCIEX16 (G4) 插槽被指定支持 TB4 / USB4 扩充卡。
- 金属插槽PCIEX16 (G5) 在 PCB 正面焊接,物理规格为 X16,PCI-E 通道由 CPU 提供 PCI-E 5.0 X16,插槽卡扣采用 Q-RELEASE 一键快拆设计。
- 普通插槽 PCIEX1 (G3) 在 PCB 背面焊接,物理规格为 X1 (不开口),PCI-E 通道由 Z790 芯片组提供 PCI-E 3.0 X1。
- 普通插槽PCIEX16 (G4) 在 PCB 背面焊接,物理规格为 X16,PCI-E 通道由 Z790 芯片组提供 PCI-E 4.0 X4,插槽卡扣是普通设计。



SATA
- 4 个 SATA 6Gb/s 接口,由 Z790 芯片组提供。

小设计
- PROCOOL II 增加散热,使双 EPS CPU 8-PIN 更稳定地输入电流,实心设计!
- PCB 顶部的针包括风扇 4-PIN 都被套上额外的黑色 ROG 保护套。
- 比较可惜的是Z790-AGAMING WIFI II仍然没有Q-CODE,只有Q-LED 4颗快速除错灯,用以反映CPU/DRAM/VGA/BOOT状态,但新设计增强Q-LEDDRAM的功能,加入DRAM DETECTION内存侦测设计,协助用户快速判定记忆体有否被正确插入。



- 前置20 Gbps TYPE-C插座支持PD快充功能,最大支持5V 3A 15W/9V 3A 27W/12.5V 2A 30W,在S5状态下支持最大7.5W输出。 这个设计无须额外接上供电输入,用户只须确保 24-PIN 有被插入,且电供维持通电状态。
- 前置USB 5 Gbps 19-PIN插座外围被套上类似PROCOOL II的金属片,这块金属片从PCB背板焊接,顶部有突出设计紧咬着原来的插座,防止用户误拔19-PIN的塑料外框。
- Q-RELEASE 继续遥遥领先所有竞品 (ATX),Z790-A GAMING WIFI 的设计为按下后插槽卡扣不会自动回弹,二代新设计在按下并放手后,插槽卡扣会自动回弹。
- TB (USB4)_HEADER 支持华硕自家的 THUNDERBOLT 外接卡和 USB 外接卡。



主板拆解介绍
I/O 挡板背面设有软垫,塑料装甲底部有线材连接至 PCB,以控制表面 ROG 之眼的灯效。 供电散热器为供电模组和供电电感散热,导热贴压痕清晰可见。

PCB
在移除所有银白色装甲后,黑色的PCB便裸露人前,上半部份满布芯片很有想法,下半部份TPU芯片很有办法。

VRM 供电设计
- 2 个 EPS CPU 8-PIN 一旁并没有输入电感辅助,16 + 1 + 2 的供电设计为 CPU 提供主要电压,并设有多颗固态的输入电容,以及固态的输出电容,向 CPU 提供稳定的电源输入。
- 控制 Vcore 和 Vccgt 的 PWM 控制器是华硕定制的 ASP2306,相信以 8 + 1 模式输出 PWM 讯号,并联控制 16 颗负责 Vcore 的供电模块,及直连控制 1 颗负责 Vccgt 的供电模组。
- 16 颗 MPS SEMI MP86670 70A 一体式供电模组负责 Vcore,其分布为上六左十,更有效利用供电散热器的规模。
- 1 颗 MPS SEMI MP86670 70A 一体式供电模块负责 Vccgt。
- 2 相 VccAUX 由 MPS SEMI M2940C 2 相 PWM 控制器,直连控制 2 颗 MPS SEMI MP86670 70A 一体式供电模块。



网络与音效
华硕配备定制的Q-ANTENNA,有效增强5G /6G的连接质量,且可搭配华硕自家软件找出最适合的天线摆放方式,因为Q-ANTENNA是一支指向性和全向性结合的新型天线。 这个 BE202 Wi-Fi 模块因 Q-ANTENNA 设计关系,不支持 SMA 天线。
- INTEL BE202是1款新的Wi-Fi 7模组,速率上只支持最高160 MHz 2.4 Gbps,虽属Wi-Fi 7但BE202只支持1K QAM。
- Wi-Fi 7 原生支持MULTI LINK OPERATION (MLO),可同时连接2个频段(2.4G/ 5G / 6G)。
- BT 方面 BE202 支持 BT5.4。

- INTEL I226-V 2.5 Gbps 有线网络控制器 (SRKTU),提供 1 个 RJ45 端口。
- 在PCIEX16插槽下方有1颗小芯片GENESYS GL9930,这是1颗PCI-E 3.0 X1的中继器,相信用作增强Wi-Fi 7的讯号。
- REALTEK ALC4080 音效编码解码处理器,搭配多颗音效电容和 1 颗 Savitech SV3H712 放大器,提供高品质音色。



Z790 芯片组
INTEL Z790芯片组(SRM8P)支持20组PCI-E 4.0通道,和8组PCI-E3.0通道,当中同时内建8个SATA控制器,另支持10组USB 10 Gbps和14组USB 2.0。
28 组 PCI-E 通道估算:
- M.2_2 占用 GEN4X4
- M.2_3 占用 GEN4X4
- M.2_4 占用 GEN4X4
- M.2_5 占用 GEN4X4
- PCIEX16 (G4) 占用 GEN4X4
- 4 个 SATA 占用 GEN3X4
- I226-V 占用 GEN3X1
- PCIEX1 (G3) 占用 GEN3X1
- Wi-Fi M.2 插槽占用 GEN3X1
- 剩下 GEN3X1 闲置
10 组 USB 10 Gbps 通道估算:
- 前置 20 Gbps TYPE-C 占用 X2
- 前置 19-PIN 占用 X2
- 后置 ASM1074 占用 X1
- 后置 2 个 10 Gbps TYPE-A 占用 X2
- 后置 1 个 10 Gbps TYPE-C 占用 X1
- 后置 1 个 20 Gbps TYPE-C 占用 X2
14 组 USB 2.0 通道估算:
- 前置 20 Gbps TYPE-C 占用 X1
- 前置 19-PIN 占用 X2
- 后置 ASM1074 占用 X1
- 后置 2 个 10 Gbps TYPE-A 占用 X2
- 后置 1 个 10 Gbps TYPE-C 占用 X1
- 后置 1 个 20 Gbps TYPE-C 占用 X1
- ALC4080 占用 X1
- BT 占用 X1
- AURA 占用 X1
- 前置GL850G占用X1
- 后置GL850G占用X1
- 后置 BIOS FLASHBACK 专用的 USB 2.0 占用 X1*
* 后置I/O上有4个USB 2.0,华硕分别称之为PORT 12/PORT E5/PORT E6/PORT E7,所以笔者猜测E5 E6 E7同为GL850负责,而PORT 12即BIOSFLASHBACK专用端口是原生USB 2.0。

显示芯片和USB芯片
- GENESYS GL9904 虽然是 1 颗 USB 10 Gbps 中继器,但也支持用作 DISPLAY PORT 的中继器,作为 DP 1.4 8K60 稳定输出的武器。
- ITE IT66318FN 则是 1 颗 HDMI 重定时缓冲器,使 HDMI 2.1 4K60 输出稳定。
- 另1颗DIODES PI3EQX2024 USB 20 Gbps中继器,负责增强由Z790芯片组至前置USB 20 Gbps TYPE-C的讯号。


- GENESYS GL850G是1颗USB 2.0 HUB,支持以1个上行USB 2.0扩展最多4个下行USB 2.0,负责后置其中3个USB 2.0。
- DIODES PI3EQX1002E 是1颗USB 10 Gbps中继器,负责增强由Z790芯片组至后置其中1个USB 10 Gbps TYPE-A的讯号。
- DIODES PI3EQX2024 是1颗USB 20 Gbps中继器,负责增强由Z790芯片组至后置USB 20 Gbps TYPE-C的讯号。 华硕文件资料中没有指出后置20 Gbps TYPE-C同样支持PD快速功能,也没有提到可以支持多少W的输出。
- ASMEIDA ASM1543 是 1 颗 TYPE-C 控制器,负责后置的 10 Gbps TYPE-C。
- DIODES PI3EQX1014 是1颗双USB 10 Gbps中继器,负责增强由Z790芯片组至后置另1个USB 10 Gbps TYPE-A,和1个USB 10 Gbps TYPE-C的讯号。

- ASMEIDA ASM1074 USB 5 Gbps HUB,支持以1个上行USB 5 Gbps扩展最多4个下行USB 5 Gbps,负责后置4个USB 5 Gbps。
- 另1颗GENESYS GL850G USB 2.0HUB,支持以1个上行USB 2.0扩展最多4个下行USB 2.0,负责前置2组USB 2.0 9-PIN。
- ITE IT8853FN USB TYPE-C PD 控制器,负责前置 20 Gbps TYPE-C 和其 PD 快速支持。 这是1颗可支持2个TYPE-CUSB的控制器,所以除了负责前置20 Gbps TYPE-C,也可能同时负责后置20 Gbps TYPE-C。
- TEXAS INSTRUMENTS TPS55288升压芯片,连接2颗分离式供电模块VISHAY RA12B作为上下桥,为前置20 Gbps TYPE-C提供5V 3A/9V 3A/12V 2.5A输出。



微处理器和其他芯片
- NUVOTON NCT6798D SUPER I/O 芯片,负责多项电压/温度/风扇转速监测,同时提供多组PWM风扇4-PIN,也负责开机/启用程序。
- BIOS FLASHBACK 芯片 AI1315-A0。
- BIOS 芯片 MXIC MX25L25673G。
- AURA 32UA0 微处理器,负责 AURA 灯效管理。
- TPU KB3724Q D 微处理器,负责 AI 功能例如 AI CPU 超频。



性能测试
测试平台设定室温控制在 26 度,无辅助风扇直吹测试平台,测试中关闭 Windows 内建防毒、关闭休眠设定,无更动电源计划,平台都有安装芯片组驱动,使用 Windows 11 22H2 进行测试。
BIOS 相关设定方面,最简单可以只套用XMP即可,其他交给BIOS自己设置,如果重视每颗P-Core同步频率,可以将Performance Core Ratio设定成Sync all Core,这样做可以让多核心效率提高。
进阶手动可以调整温度上限和功耗,Maximum CPU Core Temperature、Fast Throttle Threshold和 Package Temperature Threshold,例如温度设定到 115 度,功耗设定在 PL1 设定更高 W、PL2 调整到想要的 W,提升功耗数值。





BIOS 另外一种设定,透过 AI 超频,就是放手让 AI 去设定一切,可能需要多次重开机去测量 CPU 散热器和处理器体质,散热器决定性能。

测试平台
处理器 | Intel Core i9-14900KF |
---|---|
主板 | 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 II / 0506 |
内存 | DDR5 7200 |
储存 | KLEVV CRAS C920 Gen4x4 2TB |
机壳 | STREACOM BC1 |
电源供应 | FSP Hydro PTM PRO ATX3.0 1200W |
散热器 | ROG Strix LC II 280 ARGB |
显示器 | GIGABYTE M32UC |
- AIDA 64的处理器和内存缓存相关数据,内存频率是DDR5-XMP 7200,读取106.64 GB/s、写入94279 MB/s、复制99114 MB/s,延迟是64.8 ns。
- CPU-Z 单核心分数为 919.7、多核心分数为 17211.6。
- Cinebench R23 是一个使用 CPU 做渲染的测试软件,有单核心和多核心的测试,分数愈高越强。 CINEBENCH R23 跑分成绩为,单核心 2274,多核心 40776。







总结
華碩在這次的 Z790 REFRESH 主機板產品線規劃上,撇除掉某程度上只是將 Z790 HERO 換上水冷模組的 Z790 FORMULA,超頻特化的 Z790 APEX ENCORE 外,這次沒有推出 Z790 EXTREME 頂級型號,所以這次最高規格就由 Z790 DARK HERO 和 Z790 APEX ENCORE 擔當,接著是 Z790-E,再來是 Z790-F 系列與 Z790-A 系列了,Z790-A 也比以往相同系列等級稍稍拉高一點。
ROG STRIX Z790-A GAMING WIFI II 從使用者角度去思考、提供更多 M.2 插槽、更多 USB、更好的 DDR5 支援、還有新的 CPU 溫度控制技術…… 等等,讓日常使用體驗更好,還有 8K 60 的 DP1.4 支援 4K144 / 4K160 螢幕,也顯現出主機板面面俱到的特點。
重點改善的 DDR5 相容性變得更強,DIMM FLEX 和 AMEP II 完美盡用 6 層板 PCB 設計的潛能,支援高達 8000 MHz 的 DDR5,這是有著 8 層 PCB 的 Z790 Extreme 也未達到的水平。
成熟穩重的銀白色設計、強大的供電設計、好看的 I/O 裝甲 ROG 大眼睛、更強的 DDR5、更多 M.2 插槽、更多 USB 連接,更多 TPU 晶片搭戴的功能,更好用的 Q-ANTENNA,這一切都是為了把頂級設計下放到售價相對貼近市場的 ROG STRIX A 系列上,目前台灣建議售價為 NT$ 11,990,推薦給想將主機板攻上銀白色 ROG STRIX A 系列的玩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