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用了iPhone 15 Pro Max一个月,新机到底比上一代iPhone 14 Pro Max有甚么改进? 有什么地方值得用户购买? 而有没有设计上的问题,或比上一代退步的地方? 现在就为各位讲解。

机身设计
目录
苹果今次主打的,是 iPhone 转用机身物料,采用了钛合金,取代了过去一直被指过重的不铖钢物料,同时理应有更强大的硬件机身,(有测试表示新机堕地时会更容易损坏,笔者认为跟曲面设计有关,曲面玻璃设计是更容易让受力变得集中,无法将冲击有效地扩展到整个屏幕上,因此是会更容易损坏)

而少量的曲面设计,可以带来其他优点,例如手持装置时的舒适度,同时可以保持窄边框的效果,让装置更整合,笔者比较喜欢平面机身边框设计,比iPhone X的圆边,手持感觉会更舒适。

而因为机身设计的改变,导致贴身设计的iPhone 14 Pro保护壳无法在新机上使用,但部份较厚身的保护壳,是可以套在iPhone 15 Pro机上使用,只是可能会有少许不贴身的感觉,相机模组及按键位置,基本上都是相同的。
显示屏

显示屏的边框比上一代更窄,加上有少量的弧边设计,显示屏会更有「浮起」的感觉,不过因为弧形设计,贴屏幕保护贴时,就更需要准确地贴上,不能有些微误差,否则就会出现「浮边」问题,还有一些保护贴为了隐藏胶水位置,黑色边框会造得比 15 Pro 的边框更阔,导致部份屏幕画面会收到阻挡,比过去 iPhone 12 ~ 14 的完全平面设计麻烦。

整体使用上,规格及更新率都没有任何升级,因此并没有甚么体验上的升级,动态岛仍然只是让你感觉改变了显示屏设计,没有将一般的通知缩到动态岛上显示,是个比较失望的位置,可能要等到 M 额设计的 iPhone 完全被 iOS 淘汰后,才会有改进吧…
重量

机身使用了钛合金的最大好处,就是让机身的重量显著减轻(对比不铖钢来说),而强度上相信两者是差不多,因为始终 iPhone 14 Pro Max 所使用的是医疗级不铗钢,硬度比一般的不铗钢强。
手持感觉上,你会明显地感觉到新机的机身比上一代轻,但有没有外界所说般,是一个飞跃提升? 当然是没有,各位都知道,装置还有其他硬件,例如显示屏、电池、相机、主板等,机身边框只是其中的一少部份,因此机身不会有明显改变。
相机

iPhone 15 Pro Max 虽然在主相机及超广角相机的硬件上并没有甚么提升,但长焦距镜头就比上一代有明显改进,从 77mm 等效焦距,更换到 120mm 等效焦距,对比24 mm 有 5 倍焦距,有类似望远镜的效果,但这个对于部份用户来说,可能要失望了。

5 倍焦距的确是可以拍摄更远的影像,不过拍摄更远,并不代表质量一定会更好,经过笔者测试后,发现如果光源稍为有些不足,例如是商场内灯光正常水平,但缺少阳光照射,5x 镜头拍摄的效果,比上一代还要弱得多,可以看下图的对比。

各位可以看到,中午时间在商场内拍摄,即使iPhone 15 Pro Max的ISO值比iPhone 14 Pri Max低,噪声量明显是15 Pro Max比14 Pro Max多出不少。


相信是棱镜折射时,导致光有损失,从而让成像变得暗,系统为了可以让相片变得明亮,强行使用软件补偿,导致噪声明显提升。

USB-C 可以连 Display

苹果终于,是终于在iPhone上使用了USB C接口,让笔者家中的充电器及电脑连接线,不用再额外保留Lightning线,而iPhone 15 Pro Max支持USB 3标准下,的确传输速度是更快,不过对于笔者来说,早已因为Lightning的限制,而改用AirDrop等无线方式传送资料,因此USB C 3.0为笔者带来的改变,并不是速度, 而是连接装置更方便。

USB C带来的改变,除了充电便利外,更重要的,就是连接不同装置,例如当时12寸MacBook只有一个USB C接口,买下的USBC扩充连接,亦可以使用,包括连接键盘,连接外置显示屏,及连接充电等,马上可以让iPhone的使用方法提升。

不过实际上USB C的扩充器,并不是每一款都可以使用,例如可以连接4K显示屏的配件,充电接口无法为iPhone充电(可以支持100W充电),但数年前购买,只能提供30W充电的USB扩充器,却可以为iPhone充电。 另外,由于 iPhone 的 iOS 本来并没有支持鼠标,因此连接鼠标配件是没有作用,只能使用键盘输入。
效能

效能上,网上资料显示,iPhone 15 Pro Max的效能表现,在GeekBench 5中,单核心为2700,多核心为7000分,不过笔者的iPhone在更新到最新iOS 17.1后,却一直无法达到标准数值,甚至之右iPhone 13 Pro的效能,最高效能只有5555分,相当奇怪,但以Amam来说,的确进行一般操作下,比iPhone 14 Pro Max 减少了重新加载的情况,是值得一赞。

动作按钮用途

笔者认为,动作按钮虽然苹果并没有非常重点说明该按钮的功能,但只要是捷径可以直接执行的话,都可以连接到动作按钮中一键完成,亦是iPhone继Home键后的新里程碑。

有网民表示,装置只可以进行单一功能,但其实是可以利用捷径功能来达到更多选项,例如你将静音、相机、视频拍摄及专注模式都放入同一个捷径内,就可以弹出捷径列表,亦可以放入数个常用App,达到快速开启使用。 不过多功能捷径,就需要放弃盲按的功能。

但笔者要投诉的,就是作为功能如此实用的按键,为何要设在机身左上方,尤其使用 Max 的用户,笔者的手本身已经比一般亚洲人大,但按键位置是难以触摸得到,如果可以放在音量键下方的位置,就可以完美解决问题。
总结:iPhone 15 Pro Max没有太大惊喜

iPhone 15 Pro Max 主要的特点,就是 5x 相机、A17 Pro 芯片、8 GB RAM 、USB C 及动作按钮,但最实用的,不是主打的相机长焦距镜头,而是动作按钮及 USB C,这两个小改变,其实一早可以用在 iPhone 上,但苹果就是不愿意在 iPhone X 推出时同步改进,而苹果就是要收到压力才会换上「新」设计。

说实话,笔者近年对苹果的新产品是非常失望,并不是因为没有创新,创新不可能每年都会有,而是苹果近年推出的所谓新硬件,笔者几乎每一次都是「终于有了,终于改进了,终于开放了」,例如 USB C,在 MacBook 12 寸产品推出时,表示未来 USB C 将会是大趋势,因此要力推 USB C 而将 MacBook 及 iPad 的 i/O 改为单一 USB C, 但一直不愿意在最多人使用的iPhone上作出更改,根本就是为了 Lightning MFI 认证的收费,真的需要普及,为何不在 iPhone 上优先改换为 USB C?

加上5x相机并没有想像般实用,对比三星的10x相机,苹果的5x在光源不足下启动率的确较高(光源不足的话,系统会以主相机进行5倍的数码变焦拍摄),但噪声亦非常多,比上一代iPhone 14 Pro所使用的3x相机质素更差,因此除非你经常需要户外使用电话拍摄,否则5x镜头并不值得你为此升级。

动作按钮却是最大的惊喜,笔者乐见苹果愿意作出改变,配合捷径的使用,动作按钮可以化身为不同的功能按键,美中不足的,就是动作按钮的位置,如果可以改在较低位置,及改变设计减少误触的话,实用性就可以大大提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