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生还者》PC版心得:浓眉粗到像蜡笔小新外传 配备生存考验正式展开

《最后生还者》PC版心得:浓眉粗到像蜡笔小新外传 配备生存考验正式展开

针对PC配备的生存考验正式展开

前言:

被众多家机玩家誉为神作的《最后生还者》暌违近10年,终于登上PC平台,我相信有很多玩家都很期待在PC上体验这款家喻户晓的作品,但殊不知迎来的却是一场针配备的考验; 如果优化问题能解决,这款移植自2022年PS5重制版的作品,不仅有良好的画面表现,其主流动作射击游戏的玩法以及动人的角色刻画和故事发展,都会让玩家如同体验一部精彩电影般获得良好的游戏体验。

证明 PS5 很强大(X),PC 优化问题一堆(O)

游戏在发售前公开的「配备建议」,已经在 Steam 讨论区就掀起不少人讨论,许多人都觉得这个「需求」过于夸张,但其实游戏移植的并非早年的重制版,而是 2022 年才推出的首部曲版本,所以还能说是贴近于近年的 3A 作品要求。

但可怕的是游戏对于 RAM 的需求度就如同表上那般夸张,加上着色器的问题非常吃重 CPU 表现,这使得目前主流的几种配备,像是 16GB RAM、8GB VRAM,6 核心 CPU 都会面临到挑战; 不过PC版会爆炸的更根本问题是,那怕你符合这张图的需求,还是可能会遇到崩溃、纹理宣染异常等等其他影响体验的问题。

这张建议配备不是开玩笑的,真就要达标才能有相对好一点的体验。
这张建议配备不是开玩笑的,真就要达标才能有相对好一点的体验。

当前游戏版本提供以下几种 PC 版独占异常:·着色器执行过久

·各种游戏崩溃

·纹理材质的各种异常表现

玩了 25 小时,只遇到一次错误跳回桌面,感觉算幸运了~
玩了 25 小时,只遇到一次错误跳回桌面,感觉算幸运了~

在PC版的优化问题中,着色器异常导致的诡异渲染,太吃VRAM的纹理需求,这两点会严重打击中低配备玩家的视觉体验,官方预计会在周五推出大型的更新改善,而在验证更新有大幅改善前,比较建议显示卡内存至少要有8GB,系统内存有达32GB的玩家再来体验此作。

8GB的VRAM,基本只能从四项纹理设定中择二选高,否则就爆了。
8GB的VRAM,基本只能从四项纹理设定中择二选高,否则就爆了。
而设定为「中」的环境纹理表现,可以说让人完全不懂为何吃那么多 VRAM...
而设定为「中」的环境纹理表现,可以说让人完全不懂为何吃那么多 VRAM…

目前着色器的问题大概是多数人首先遇到的异常,跑着色器时CPU满载100%是正常的,不正常的是着色器建构的过程特别的久,上次有类似的情况大概就是《地平线》刚上 Steam 的版本,但也没有这次「最后 1」这般夸张,我跑一次着色器大概要 30~40 分钟才会完成(CPU 是AMD 3700X), 花费的时间明显比市面上其他游戏建构着色器所需的时间来的多。

最后生还者(NO! ),蜡笔小新外传(YES! )

而跑完着色器才只是开始,我在最初的几个小时内就遇到了不少画面的问题,包含闪瞎人的色彩异常、人物阴影有奇怪的方格、人物毛发渲染严重异常,以及场景渲染异常变成纯黑色块等等,可以说非常影响视觉上的体验。

这一瞬间,我来到了 2077 的「夜城」。
这一瞬间,我来到了 2077 的「夜城」。
画面上时不时会有奇怪的黑色方格。
画面上时不时会有奇怪的黑色方格。
在特定场景的过场或游戏实际画面,大家都会变成蜡笔小新的浓眉。
在特定场景的过场或游戏实际画面,大家都会变成蜡笔小新的浓眉。
《最后生还者》PC版心得:浓眉粗到像蜡笔小新外传 配备生存考验正式展开
有趣的是,同个画面进入照片模式就会变得很正常,所以更可能是渲染或着色器异常的 B...
有趣的是,同个画面进入照片模式就会变得很正常,所以更可能是渲染或着色器异常的BUG,导致这样诡异的异常画面。
场景纹理明显没渲染好,变成纯黑的色块。
场景纹理明显没渲染好,变成纯黑的色块。
光影异常,我们有了黑艾莉(笑)。
光影异常,我们有了黑艾莉(笑)。

后来实在受不了,直接采购新的内存,把系统 RAM 提升到 32GB,同时更新显示卡驱动程序至推荐的 531.41 驱动,采用 N 卡推荐的优化(几乎全高、特高),重跑一次着色器(1.6 更新后仍跑了 30 分钟左右),进游戏把纹理设定会爆 VRAM 的设定调回中,DLSS 使用平衡,最终来到一个画面不错,同时流畅的体验(1440P 平均有 60 帧)。

内存升级前 16GB 都吃到 14 左右,升级后直接显示占用 18~22GB。
内存升级前 16GB 都吃到 14 左右,升级后直接显示占用 18~22GB。
个人设备参考,CPU AMD 3700X,GPU RTX 2070S,RAM 3...
个人设备参考,CPU AMD 3700X,GPU RTX 2070S,RAM 32GB,WIN10 系统。
这款DLSS设定平衡的表现,模糊感觉不会很明显。
这款DLSS设定平衡的表现,模糊感觉不会很明显。

至今玩了 26 小时不再有黑影格、异常光害与异常光影的问题,但「蜡笔小新」的毛发异常,和纹理材质全黑的问题,仍有持续出现在游戏中,个人测试在固定几关中必定会有这两种异常的问题出现,感觉是特定的关卡存在 BUG 导致这情况,只能期望官方能在后续更新中修复这个视觉上的问题了。

BUG 影响最大的是狙击镜的渲染画面会变全黑,这是要怎么瞄准啦!?
BUG 影响最大的是狙击镜的渲染画面会变全黑,这是要怎么瞄准啦!?

上述讲完关于PC版的优化各种问题,现在来聊聊游戏本身吧!

细腻的角色刻画,撼动人心的剧情

最后生还者就如同一部精彩的电影,整个故事有深度且情感戏丰富,主要角色的塑造非常细腻,让玩家能深入地了解人物的性格、动机,和他们面对后末日世界人性改变的种种反应,剧情高潮迭起,会让人想持续的探索和深入故事。

主角乔尔是一位充满矛盾情感的角色,他因为失去了女儿,而变得非常坚强,但同时也让他性格封闭和不信任他人,女主角艾莉则是一位充满活力和勇气的角色,她对世界充满好奇,同时也懂得生存之道,有着和年龄不符的成熟感。

艾莉活泼的个性替乔尔仅仅只是「生存」的生活注入不少活力。
艾莉活泼的个性替乔尔仅仅只是「生存」的生活注入不少活力。

一位丧女父亲,一位末日孤儿,两名陌生人因为一场交易而展开横跨美国东西部的一场冒险,相互扶持之下,发展出一段形同父女的情感与友谊,两人的情感戏份相当出色且会让人感动不已。

一开始仅是一场交易下的合作关系,相互不理解也不信任对方。
一开始仅是一场交易下的合作关系,相互不理解也不信任对方。
随着冒险的时间变长,两人默契跟感情都变得越来越好。
随着冒险的时间变长,两人默契跟感情都变得越来越好。

除了两位主角的戏份让人有带入与认同感外,一些随剧情才陆续登场的配角故事也相当有看头,虽然这些配角的背景故事并没有很完整的交代,但他们短暂的现身与在剧情中和主角们的互动,都会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遇见其他幸存者小孩,才微微暴露自己身为小孩天真的一面。
遇见其他幸存者小孩,才微微暴露自己身为小孩天真的一面。
作为一名「末日之后」才出生的孩子,对于过往的世界充满好奇与不解,每次与乔尔关于末...
作为一名末日之后才出生的孩子,对于过往的世界充满好奇与不解,每次与乔尔关于末日前生活的对谈,都让人觉得有些怜恴。

贴近现实世界的真菌末日,人类的生存战

不同于其他丧尸题材的游戏,大多是科学研究、外星陨石或不知名的病毒而导致丧尸末日,而在《最后生还者》的世界观中,丧尸来自于丧尸真菌,一种源于真实世界中的真菌偏侧蛇虫草,这种真菌会寄生在蚂蚁身上,控制它们的身体移动并让蚂蚁的脑壳开花,散播孢子来寻找新的感染寄生对象。

图片来源:WIKI,蚂蚁头上直接长出孢子天线~
圖片來源:WIKI,螞蟻頭上直接長出孢子天線~

而最后生还者的设定中,就是相似的真菌突变,开始感染人类这种大型动物,导致世界人口大量死亡,同时病毒会在短短一两天内就侵蚀脑部,导致人类发狂并透过啃咬行为散播孢子扩大感染。

《最后生还者》PC版心得:浓眉粗到像蜡笔小新外传 配备生存考验正式展开
开花很漂亮,但开在脸上就很恐怖了... 面对感染者,只能弹到病除了!
开花很漂亮,但开在脸上就很恐怖了… 面对感染者,只能弹到病除了!

由于是贴近于现实的设计,游戏里的感染会让玩家更有切身的感受,同时针对感染者的种类,依据感染时间分为奔跑者、潜行者、寻声者与巨无霸,面对不同的敌人种类要采取不一样的行动方案,来确保自己不会成为下一个感染者。

感染者的设计很有意思,但种类的数量上稍微少了一些。
感染者的设计很有意思,但种类的数量上稍微少了一些。

结合出色 AI 反应与丰富细节的枪战体验

绝大多数时候,我们面对的敌人为其他人类,在末日环境之下人性变得险恶与惨忍,乔尔与艾莉得面对不同阵营的幸存者追捕,为了活下来只能进行反击; 人类敌人常以小队进行移动,并且会在发现玩家踪迹后,采用包夹的战术来围攻玩家,如果被反击也会转移阵地进行防守。

《最后生还者》PC版心得:浓眉粗到像蜡笔小新外传 配备生存考验正式展开
《最后生还者》PC版心得:浓眉粗到像蜡笔小新外传 配备生存考验正式展开

人类 AI 有不错的真实反应,像是被打重伤后会进行求饶,被枪射中腿部的敌人会跌倒或跛脚,并且敌人彼此之间会随时交流沟通玩家的位置,玩家需要善用不同的枪械与地理环境来对付人类的敌人,同时游戏的反射效果很让人惊艳,各种镜面物体都会反射出人影,甚至可以利用这点观察敌人的远近,不过游戏本身有近年主流的「聆听模式」来透露敌人位置, 直接用聆听会更方便些。

末日之下,不同阵营的幸存者往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末日之下,不同阵营的幸存者往往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而当敌人换成感染者的时候,则会面临数量与实力上的差距,在面对人类敌人时乔尔基本上还能与对方肉搏,但当对手为资深的感染者时,空手战斗往往只会遭遇死亡,这时游戏的「潜行」元素就登场了,我们可以利用环境来掩护并利用投掷物品来干扰敌人,藉此偷偷绕过感染者或将其暗杀掉。

巨无霸示范如何徒手撕裂人头,没事不要跟感染者硬碰硬。
巨无霸示范如何徒手撕裂人头,没事不要跟感染者硬碰硬。
偷偷干掉感染者,不发出噪音是最保险的手段。
偷偷干掉感染者,不发出噪音是最保险的手段。

而除了基本的枪战、潜行暗杀等玩法体验外,游戏本身在收集资源制造与枪枝改造升级上也有一定可玩性,透过四处收刮来的资源,乔尔跟艾莉可以制作临时的治疗包、暗杀用的刀械、燃烧弹、炸弹等等在战斗中很实用的工具; 同时收集到的药物资源作为技能点,让玩家能提升几项简单的技能,而当获得改造工具与零件时,乔尔能替枪械进行升级,升级过程还很写实的会有拆枪、清洁与更换零件的动作,非常有意思。

《最后生还者》PC版心得:浓眉粗到像蜡笔小新外传 配备生存考验正式展开
改枪过程真的有拆解与组装动作,不是只有手动一下而已。
改枪过程真的有拆解与组装动作,不是只有手动一下而已。

游戏优缺点一览

✔️ 优点:

1. 剧情精彩,人物刻画细腻,情感戏出色
2. 优秀的画面表现(忽略当前一些显示 BUG 来看)
3. 细致的环境细节,各种镜面反射
4. 主流的动作射击玩法,收集资源、制造与升级枪枝系统
5. 良好的 AI 反应与战术应用
6. 足够血腥的战斗表现,断肢、喷血等
7. 好听的配乐
8. 有趣的收集品,配合场景能了解不少额外小故事

游戏血腥效果十足,标准的 18 禁游戏。
游戏血腥效果十足,标准的 18 禁游戏。
没有演出,仅靠环境摆设与几张文件就能让你勾勒出下水道幸存者阵营的惨案。
没有演出,仅靠环境摆设与几张文件就能让你勾勒出下水道幸存者阵营的惨案。

❌ 缺点:

1. PC 版恼人的优化表现
2. 着色器异常和过于吃 RAM 的纹理材质都很影响视觉体验
3. 配角部分的行为与动机交代的不完全
4. 感染者种类偏少,人类敌人占比远高于感染者
5. 环境对话没有字幕(主要是敌人非剧情的对谈)

泰丝 – 心狠手辣但有自己信念的走私客,如果能交代更多关于她的故事背景,或许就能...
泰丝 – 心狠手辣但有自己信念的走私客,如果能交代更多关于她的故事背景,或许就能让她的动机更明确并留下更多印象。

结论:优化问题改善后就是一款出色的佳作

个人评分:7.5/10
画面:8.5/10
玩法:8/10
剧情:9/10
优化:4.5/10

游戏从剧情、画面、配乐与玩法来说基本都在水平之上,可以理解当初玩家为何将其捧为神作,虽然放至今日期玩法已经不再那么创新或具新意,但剧情方面的表现仍无与伦比,即便不是神作也绝对是一款佳作,但要对的起这个评价还得等顽皮狗彻底改善目前PC版本的各种优化问题了。

推荐对象

·喜欢丧尸相关的末日题材
·对游戏剧情有一定要求,重视剧情体验
·喜欢具有潜行、枪战、制造等元素的 TPS 作品

不推荐对象

·不看剧情的玩家
·电脑配备不达建议标准的玩家

解决 PC 版本的优化问题,还要等多久呢~?
解决 PC 版本的优化问题,还要等多久呢~?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