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果说2021年是“元宇宙”的元年,那么2022年或许就是“AI作画”的元年。 如今,我们可以在平台上输入各种与风格、主题、氛围有关的关键词,然后AI就会根据算法生成符合要求的画作,艺术似乎在突然之间成为了一件触手可及的事情。

但是,“AI作画”的出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用户在美术造诣上的门槛,但是却在其他方面为用户增加了新的门槛。 不论是花大价钱去用别人已经训练好的AI模型作画,还是利用显卡的本地算力来进行AI作画,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果不其然,显示卡厂商们早早洞察到这个趋势。 近日,VideoCardz 消息,NVIDIA已经在最新的522.25驱动中取消了RTX 30系列显卡的算力限制,似乎是想用算力全开带来的AI创作体验挽回客户。 唯一的问题是,在矿潮褪去、游戏旺季未至之时,“AI作画”是否会成为刺激显示卡需求的关键吗?
突然爆火的AI作画
事实上,“AI作画”是一个存在了接近半个世纪的概念。 根据WikiPedia介绍,早在1970年代,英国画家哈罗德·科恩便已经开始了AI作画的尝试,当时他用自己研发的电脑程序“AARON”去控制一个机械臂进行绘画创作,而这个算法也只能产生色彩艳丽的抽象派风格画作。

(图源:WikiPedia,哈啰德和他的画作)
在随后的五十年时间,AI作画其实一直都是维持这样:可以生成色彩艳丽的抽象派风格画作,但却不能生成写实或者具象的绘画作品。 直到2021年初,OpenAI发布了广受关注的DALL-E系统,AI才开始获得了按照文字输入提示来进行创作的能力,而AI作画的发展更是进入了突飞猛进的阶段。
在随后的一年时间内,随着Disco Diffusion、DALL-E 2、Imagen、Midjourney和Stable Diffusion等作画工具先后出现,AI作画的风格开始变得越来越多变,生成的图片不再局限于抽象,而是能够产出具体的人物/事件,画出的作品也越来越符合逻辑。

与日俱增的显卡需求
或许会有人问,「AI作画」不是都跑在服务器上的,那又怎么会对显卡市场的供需关系带来影响呢?
目前市面上存在着两种AI绘画的方法。 其一是线上法,用户只要花钱就能在NovelAI上面无限生成画作,这样的优点是没有显卡算力的限制; 其二是本地法,通过在本地加载AI算法和模型来生成画作,这种做法的优点是生成作品没有限制,而且不用花钱,但是所有运算过程都得靠自己的电脑来跑。

(图源:twitter,采用IMG2IMG算法做出来的图,理论显示卡内存不低于16GB)
总体来看,拥有6G显卡内存的独立显卡算是目前执行本地版AI作画的一个基础配置,而且越新的显卡体验就越好。 目前RTX计算卡是执行效果最理想的显卡,其次则是30系显卡,20系、10系及以下老显卡的支持都不太好,至于AMD显示卡,则是完全没有进行过优化。
对于可以妥协的用户来说,个人建议通过采用低分辨率生成画作,然后Upscale至高分辨率的方式来生成画作。 这种做法可以有效降低显卡占用,让只有基础组态的用户也能借此进行画风/人物学习,但是这样生成的图片在整体画面细节上肯定会有所缺失。
至于追求画作品质的用户,那自然就要更换显卡了。
正好,9月23日,NVIDIA在GTC大会上发布了新品显示卡RTX40系列,相比上一代RTX3090Ti性能提升可达2~4倍,可谓是完美的AI作画工具。 不得不说,这波浪潮的到来,和RTX 40系显卡的发布时间可谓完美契合,再加上老黄近日及时解锁的RTX 30系算力限制,难怪很多AI作画相关论坛的用户都在讨论:「怎麽感觉矿潮之后,AI作画要成为新的显卡需求啊? 难道这波AI作画的受益者,真的是刚刚发布新显示卡的老黄?」
对普通人而言,AI作图工具本质上只是风靡一时的新玩具罢了。 尽管不用亲手绘制,但是想从AI绘制出来的大量作品中找出高质量作品也是一件非常需要耐心的活。 在这一波热潮过后,大部分人还是会回到收集画师作品的轨道上,想要借此推动显卡需求确实有些不太实际。
但是在显卡需求下滑的当下,强如NVIDIA也需尽快寻找显卡之外的新业务,为下一阶段业绩增长提供更多想象空间。 而在目前AI作画的话题之下,大多数的AI工具如果要在自己电脑跑,多半都要求要有NVIDIA的显卡,AMD的产品似乎在这块处于弱势。 NVIDIA或许在这一波,还是暂时可以占到一块市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