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看起来真的是急了啊
由微软收购动视暴雪这椿游戏业界史上最大规模的收购案已公开好一段时间,目前许多国家的监管机构都在针对收购案进行审查,过程当中常会咨询相关业界意见。 近日巴西政府基于国家情报公开法规,将所有咨询问券调查结果都公开在网络上,引起不少玩家的注意。

这次巴西政府咨询的公司包含 UBI、BANDAI NAMCO Entertainment 等游戏发行商及 APPLE 和 GOOGLE 等手机平台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同样作为游戏主机平台商的索尼。 问券题目包含「对实体版与数字版游戏市场看法」等整体游戏市场趋势,以及最主要的在动视暴雪被收购之后可能会对市场造成的影响等。

接受调查的大部份非游戏业科技公司似乎都对并购案并不是很感兴趣,除 GOOGLE 之外,包含 APPLE、 AMAZON 、 META 等公司都跳过了大部份问题,特别是对动视暴雪游戏作品的看法。 也许是因为对游戏业界涉入较多,让 GOOGLE 成为唯一例外,列举了动视暴雪重点作品以及其竞争替代作品,并且表示他们认为在这椿案件之后,市场上还是会继续出现大量游戏公司并购案件。

至于其他大部份游戏公司,对将来动视暴雪的游戏会被独占,对市场造成的影响也很有限,就算是像《决胜时刻》这样具有强烈代表性的作品,在市场上依然有许多足以竞争的对手可供替代。 比如 UBI 认为,在争夺消费者可支配时间的激烈竞争市场上,根本没有任何一款游戏拥有无法取代的独特性。 有趣的是《英雄联盟》开发商 RIOT GAMES 在回答中提到,他们认为未来动视暴雪在微软旗下生产独占的大作游戏,和顽皮狗(Naughty Dog)工作室为索尼生产大作游戏并没有什么不同。

所有接受咨询的公司中,仅有索尼表示出对收购案的忧虑,并表示在业界中能够开发大作游戏的公司并不多,而动视暴雪便是其中一家,大作游戏通常投入了大规模的预算,拥有长久历史和大量死忠支持者。 《决胜时刻》在大作游戏中更是最特别的,索尼认为《决胜时刻》本身构成一种游戏类型,其他拥有大作开发能力的公司就算投注同等预算也很难与其竞争,所以认为《决胜时刻》独占与否会直接影响到消费者在购买主机时的选择。
在被问到订阅式服务相关的问题时,他们也主张订阅式服务和买断式游戏有直接竞争,订阅式服务表面上相对较低廉的收费,对需要回收大量开发成本的发行商来说有构成反竞争性行为的可能性,同时可能会因为造成游戏品质降低损及消费者权益。 在过去五年内微软推出的Game Pass已经占下全球订阅式服务市场的六到七成消费额,所以索尼认为就算现在开始有一方投入巨额资本,也需要花上数年才能够建立起Game Pass的有效竞争服务。

作为微软主要竞争对手的索尼,态度与其他接受咨询的公司完全相反,的确是会让人质疑是否希望借此阻止并购案成立,不免让人觉得有些小家子气。 但考虑到当下游戏业界环境,并不是不能理解索尼的担忧。 在索尼近日公开的最新一季财务报告当中,游戏和网络服务部门(G&NS)业绩因游戏销售量下降而出现明显下滑,虽然集团整体业绩得益于近期汇率趋势而表现优秀,但近年来一直被视为主轴的游戏事业出现疲态,仍然被投资市场视为一大警讯,影响了索尼公司股价甚至一度下跌超过6%。
这很大一部份是因为在主机世代交替期,却不巧碰上半导体短缺而造成,但索尼公司很早就认为只依靠买断式游戏已经行不通。 所以在过去几年一直努力推动付费会员服务,希望为公司带来相对稳定的收入,最近更是宣示要投入服务式游戏(GAAS)作为未来产品主轴,更进一步提升销售额。
而《决胜时刻》虽然一般很少会认定为是服务式游戏,但其实多人连线带来的小额付费交易营收早已超越销售游戏本身带来的收入,实质上已经是一款收益惊人的服务式游戏,这两年更直接推出了完完全全的服务式作品《现代战域》。 《决胜时刻》在 PlayStation 主机带来的小额付费交易收入,绝对是非常重要的营收来源之一,就算公司已经开始投入打造自己的服务式游戏,但是否成功还是未定之天,所以失去《决胜时刻》对于索尼来说,的确很有可能是非常难以承受的损失。©Activision Blizza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