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M1 之外,还有不少细节值得聊聊

与 M1 Mac 从入门系列「起步」的路线不同。 iPad Air 在第 4 代获得 USB-C 接口与全屏的大改款后,这次在 iPad Air 5 主要获得加强的,却轮到了 M1 SoC(其实还有 5G 啦)。 这样的改变在更多彩的中阶平板电脑上,到底是否有其必要性? 还是其实选择旧款的就可以了? 就通过我们的 iPad Air(第 5 代)实际体验带给大家一些基本的参考吧。 继续阅读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强「移动生产力」中心报导内文。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在进入开箱之前,可以先给大家一些基本概念。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M1 SoC 在 iPad 平板电脑的必要性,在 WWDC 2022 开发者大会尚未揭露新世代 iPadOS 能耐的现在,个人只能说目前来讲一切都很难说 – 在此之前则是除了玩游戏可以解锁一些特效外,就生产力而言是有点效能过剩没错。 (延伸阅读:专利揭露 iPad 插上特殊键盘后可带来「类 macOS」系统,还能各种变形! )

虽说每年笔者与许多人都在期待,所谓榨干高阶 iPad 性能的杀手级应用登场。 但理性来看,其实苹果已经很久没有针对效能差异,在软件功能上做出太明显的产品世代区隔。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不过自 iPad Air(第 4 代)与 iPad mini(第 6 代)都拿到 A 系列最新芯片开始。 个人觉得苹果早已宣示中阶平板电脑系列,基本上在处理效能方面,都绝对可以上看、甚至可能超越高阶机型的诚意。 在这样的铺陈之下,等同于包括高端与亲民售价的中端版 iPad 平板电脑。 其实早已拥有超前现有移动系统所需的性能,基本上随时都有可能以软件「解锁」桌面级应用的可能。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来到真的直接搭载桌面级M1 SoC的iPad Air(第5代)/iPad Air 5。 这样的期待可以说是被酝酿到了一个新高点。

毕竟,这次的 M1 SoC 是确确实实被用在桌面机型,而且就连 GPU、RAM,都可以满足 macOS 所需,甚至在 GPU 方面还超越入门的 MacBook Air。 所以 M1 SoC 在平板电脑必要吗这个问题。 个人是非常非常非常希望在这次的 WWDC,苹果将带来不一样的解答。

iPad Air(第 5 代)开箱体验

直接进入开箱,可能是盒装较大的关系,最新世代的 iPad Air 依然使用胶膜包装,没有使用新世代 iPhone 的纸张封条: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我们这次入手的是蓝色的版本 – 据说相较于前代颜色要更深。 外盒的苹果 Logo 也有染上 iPad Air 外壳的色调,是近期苹果让我相当欣赏的小细节: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盒装打开,依然有着方便开箱取出 iPad Air 的包装设计: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拿出这次的iPad Air,发现也改成了与iPad mini类似的纸质平板包装 – 毕竟比起8.3寸的mini,10.9寸的iPad Air还是大上了一点,所以可以感觉到纸张的波纹感好像特别明显? :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因为我们入手的是支持移动互联网的 256GB 版本,所以盒装内有附上退卡针。 至于基本说明与信仰小贴纸也都能在小盒子中找到: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盒装内最重要的大概就充电器了吧! USB-C 充电线也在其中: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USB-C 充电器是 20W 的 入手完 iPhone 最佳配件,更有理由买 iPhone 了(诳是这样吗)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撕开就能看到 iPad Air 型号名与隐隐若现的配件接点: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当 iPad mini(第 6 代)也支持 Apple Pencil 2 之后,这配件接点大概就是 iPad Air 主要可以跟 iPad mini 拉出主要差异点了 – 小编自己就是觉得 iPad mini 超好用,但遇到要大量输入文字时,就又会觉得很想许愿苹果为它配个巧控键盘: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所以,如果想要大量输入文字或在 iPadOS 上使用触摸板。 iPad Air 应该是目前苹果平板电脑这边最轻便好携带的选择了 – 即便账面上的重量,iPad Air 跟 11 寸 iPad Pro 只差了 4~5g 而已… :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嗯… 既然这次借测有搭配巧控键盘,也马上量一下搭配起来的重量是多少。 大致上与个人以前的爱机 11 寸 MacBook Air 比起来轻了几克而已: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是说,目前苹果巧控键盘搭配 iPad 大概都是重量与接近屏幕尺寸的 MacBook Air 没差多少的概念。 虽然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不如买笔记本。 不过 iPad 不仅可以直觉的触控,而且又能支持 Apple Pencil。 更能享有透过磁吸背壳也能快速的拆下平板使用的自由 – 重量也会因此轻上不少。 所以笔记本 vs 原厂配件加到顶的 iPad Air / iPad Pro,认真说还是有蛮多差异存在的: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个人觉得以轻度外出工作来讲,iPad 搭配巧控键盘/触控板的组合,是相对惬意好用的选项(微工作的概念)。 而就目前系统功能与硬件的定位看来,MacBook 与 iPad 之间还是没有彼此取代的概念存在。 反而在近代系统上通过通用控制、AirPlay 与外接屏幕支持下,两者之间因为实在太好搭配使用了,变成了很吸引人「全都买」的状态(荷包君哭泣.mov):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突然发现开箱有点离题)回到 iPad Air(第 5 代),这次的蓝色相对深邃了一些: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100% 再生铝金属的金属背壳配合多彩的机身颜色。 在质感之中依然可以显露出相当活泼的气息 – 毕竟 iPad Air 的价位与规格应该会有蛮多学生族群用来笔记或创作使用,这样的气质也相当符合它的目标用户: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机顶的电源钮也依然支持 Touch ID 指纹辨识: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是说虽然 iPhone 已经可以,但 iPad Pro 的 Face ID 好像还不支持口罩解锁? 讲起来要在课堂上想不脱口罩解锁 iPad,好像反而变成是 Pro 要羡慕 Air 了? (笑):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附带一提,iPad Air(第 5 代)也与大改款的 iPad mini 一样,会依屏幕的倒向改变音量钮的 + / – 方向,基本上就是靠右 / 靠上都是「 + 」。 虽说明明按同一颗按钮屏幕上下颠倒后就变相反好像有点妙,不过习惯之后倒也还算直觉,算是蛮聪明的改变: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同侧再往下可以看到 SIM 卡槽(如果是移动互联网版本的话):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iPad Air 满满的电量,搭配大哥大 5G 可以说是一台平板在手,整天外出使用高速无线网络基本上都不太担心电量不够,上网爽度超高: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长边这一侧的中央也有 Apple Pencil 的磁吸充电结构: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轻轻一放就能吸附并充电的设计,目前真的只有原厂的 Apple Pencil 可以提供这种支持度: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如果你是重度触控笔用户的话,还是会推荐大家入手可以更稳固固定的保护壳搭配使用会比较安心 – 毕竟 Apple Pencil 也不便宜,弄丢了的话泪水应该也会跟着滴下: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除了 USB-C 接口外,iPad Air 的底部则是跟顶端一样,两侧都有扬声器挖孔 – 但只有一侧是主要发声区(同边另一侧是反射为主)。 虽说可以支持横向立体声播放,不过就无法像四扬声器的 iPad Pro,多方向都能保持最佳的聆听体验: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最後這側就真的超簡潔的,只有行動網路版本的邊框天線 – 是說,iPad Air(第 5 代)的天線感覺摸起來比較厚、較有存在感,手感相較於其他行動網路版本的 iPad 有些不同: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这里主要因为原厂的聪颖双面夹会完全覆盖 iPad 的一侧 – 突然发现这个配件是 Air 专属,有为较小的主相机模组切出刚好的开孔: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与 iPad Pro 11 寸共享的巧控键盘就是正方形的挖孔了: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这次 iPad Air(第 5 代)正面屏幕上方搭载的视频镜头有升级: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没错,iPad Air 也正式加入人物居中的功能了。 这也代表就连 iPad(第 9 代)在内,目前苹果平板电脑都支持这样的规格(Mac 想要的话还要买贵贵的 Studio Display 诳):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由于人物居中是通过数字变焦来达成,所以对于 iPad 用户而言也等于拥有了超广角的视讯镜头(拍起来真的是有够广的):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简单开箱完,来聊聊 iPad Air(第 5 代)的体验心得吧! 首先当然是搭配巧控键盘后,生产力表现的确相对于最近个人常用的 iPad mini 有了巨大的升级;屏幕尺寸也相对而言舒服许多,的确在轻便性、iPadOS 多工使用与观看舒适度间拥有相当好的平衡: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不过密集使用巧控键盘后,还是遇到了上排键盘有点卡手的问题(iPad Pro 也会这样,因为转轴设计的关系)。 然后屏幕更新率相对搭载 ProMotion 120Hz 更新率屏幕的 iPad Pro,也很难不去察觉到流畅度方面的差异。 至于 iPad mini 的屏幕撕裂感,倒是在 iPad Air(第 5 代)轻微了不少(仔细看还是有):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个人觉得 iPad Air 与 iPad mini 相对于 Pro 版本,主要的差异还是在于影音与游戏的爽度感受差异。 即便搭载的都是当今最强的 SoC,玩游戏真的是「完全可以」。 但更新率等面板特性的差异使然,再加上扬声器的音质与表现差异(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自己觉得好像 iPad mini 6 的表现似乎更好):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所以会觉得,如果你是偏向娱乐使用的话,直上 iPad Pro 系列会是当然的选择。 除此之外,iPad Air 的规格与表现,真的是完全对得起他的价位定位了: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结语:苹果最高 CP 值生产中心

(在端出 iPadOS 16 前)现阶段 iPadOS 产品系列如果是要求工作生产力,个人觉得还是偏向「Mac 最佳伙伴」的概念。

这概念说得简单。 但其实能达到目前苹果生态系这样的表现并不是简单的事。 毕竟目前看来,虽然微软直接让 Surface 平板成为好用的 Windows 笔记本;同时也有多样的混血设备,可以通过桌面级的系统与硬件完全满足生产力的需要。

不过说到偏向移动设备易用性与高续航的产品,拥有足够算力且能与庞大App Store应用轻松接轨的iPad依然是独占鳌头。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眼看可以执行iOS应用的M1 Mac横空出世– 不仅拥有绝对的生产力,现在又能装iOS app,感觉会全面碾压iPad的存在价值。

然而想不到的是,苹果通过演示起来超神奇的通用控制、通过 Mac 屏幕来 AirPlay 播放 iPad 屏幕画面。 再加上近年来,可以让装置间互相同步复制内容、连接无线网络等各种「接力(Handoff)」功能延伸而来,可以反过来把 iPad 当做无线外接屏幕的整合功能加持下。 又让人觉得,即便已经有了 M1 Mac 也还是会想要购入 iPad 来搭配使用。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即便是装上要价不便宜的巧控键盘的 iPad 设备,仅管做为独立设备还是很难取代 MacBook 笔记本。 不过以其具备触控以及 Apple Pencil 触控笔等便利输入规格,再加上双系统之间能接力「Fusion」融合彼此的体验的特性。 真的会让人觉得,既然都跳进了苹果生态系,不把 Mac 与 iPad 这对好伙伴放在一起,真的是相当可惜的事。

无论你已经拥有 Mac 或是 iPad,都能找到入手「另一边」的理由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举例来说,如果你买了 MacBook Air,却希望能拥有 Pro Motion 甚至是 XDR 等级的屏幕。 你不见得一定要升级到 MacBook Pro 14 / 16 – 贵是一点,重点是等于你有了两台 Mac,好像会有点浪费的感觉? 此时,其实来一台12.9寸的iPad Pro也是相当不错的选择 – 屏幕规格棒棒,而且无论是通用控制或是当无线外接屏幕,都可以与原本的Mac合作无间。

反之,如果你有了 iPad 却觉得 iMovie 乃至于 LumaFusion 这样的剪辑应用,已经满足不了你的需要的话。 此时升级到基本上都可以稳稳运行 Final Cut Pro 来进行专业剪片的 M1 Mac 就是很好的选项。

这样的概念也可以延伸到学习写程序、绘图、音乐创作等方面。 透过系统软件的体验整合,已经是极好「创作起点」的 iPad,更能与桌上计算机更好配合完成专业的生产力工作。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iPad Air 能不香吗?

所以,假若你的Mac或者是外接屏幕已经相当不错的话,M1 iPad Air 5会是进可攻(iPadOS 16以后的未来应用)退可守(相对M1 iPad Pro便宜更多,也能做为HomeKit产品的家庭中枢)的最佳选择。

如果你单纯想买 iPad 来娱乐或希望当做部分生产力用途的话。 iPad Air 相对于 iPad mini 多了可以支持巧控键盘的高度集成性(但两者都支持苹果 Pencil 2),个人觉得会是最需要考虑的重点 – 至少个人是觉得能应付大量输入,重量整体来讲比 13 寸笔记本要轻些又更好携带一些是很棒的平衡。 iPad Air 相对于 iPad Pro 的价差,也能将预算用来买不算便宜的巧控键盘(或副厂的也可以啦)。

iPad Air 5 开箱体验:苹果最高 CP 值移动生产力中心

iPad Air 10.9 寸的屏幕尺寸,在便携性与价格等各方面提供了相当不错平衡的选择。 再往上会建议可以直上因为XDR屏幕规格而更有差异的12.9寸iPad Pro;往下能接受小屏幕以及没有键盘触控板需要的话,则iPad mini是当然选择。 还因为都有 USB-C 能应付外接硬盘等延伸需求,而可以不用考虑太高储存空间选项来省点钱(这是基础款 iPad 比较可惜之处)。

至于这些 iPad 能不能在 WWDC 之后透过系统升级而变得更香,就有待 Apple 给我们进一步的惊喜啦! 一起期待一下吧。

(2)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