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lve 发表最新三款新设备 : 家用主机「Steam Machine」家用主机|VR 头戴式装置 Steam Frame|新版的 Steam Controller
Valve 真的不是只卖游戏而已,昨日突然发布一段视频,带来三款全新 Steam 硬件。 搭载 Steam OS 的家用 PC 游戏主机 Steam Machine,以及 VR 头戴式装置 Steam Frame 和最新改版的 Steam Controller。
早从 Steam Deck 游戏掌机开始,Valve 就一直陆续在扩展实体游戏设备的版图,如今又推出这三款新设备,想必就是想瓜分 PS5 以及 XBox 的市场,。 顺带一提,这三款预计将在 2026 年初同步上市,售价目前尚未公开 :
( 图片来源 : Valve官方视频)
Steam Machine:小机身、6 倍 Steam Deck 效能
目录
首先最受人瞩目的莫过于这台 Steam Machine,其实早在十年前 ( 2015 ) Valve 就已经推出第一代 Steam Machine,不过该系列被称为失败之作,所以也就没后续了。 如今又推出全新的 Steam Machine,采用约 6 英寸立方体机身,搭载 SteamOS,可直接接上屏幕或电视游玩:
官方强调性能约为 Steam Deck 的 6 倍,硬件配置也帮大家稍微整理了一下 :
- CPU : 半客制化 AMD Zen 4 6C/12T 最高至 4.8 GHz、30W TDP
- GPU : 半客制化AMD RDNA3 28CU / 2.45GHz最高持续时脉,110W TDP
- RAM : 16GB DDR5 + 8GB GDDR6 VRAM
- 存储空间 : 512GB NVMe SSD / 2TB NVMe SSD,含高速 MicroSD 卡插槽
- Wi-Fi : 2×2 Wi-Fi 6E
- 蓝牙 : 蓝牙 5.3
- Steam Controller : 内置 2.4 GHz Steam Controller 无线转接器
- 显示器 :
DisplayPort 1.4 最高达 4K @ 240Hz 或 8K @ 60Hz 支持 HDR、FreeSync 和菊花链
HDMI 2.0 最高达 4K @ 120Hz 支持 HDR、FreeSync 和 CEC - 网络连接 : Gigabit 以太网
- 作系统 : SteamOS 3
- 尺寸 : 高度 152 mm(148 mm,不包含脚座)、深度 162.4 mm、宽度 156 mm
- 重量 : 2.6 公斤

主机传输端口给的也满齐全的 :
- 前端 2 个 USB-A 3.2 Gen 1 接口
- 后端 2 个 USB-A 2.0 高速接口
- 后端 1 个 USB-C 3.2 Gen 2 接口

主机前方还具有 17 个可单独寻址的 RGB LED ,用于系统状态和自定义项目,也算是有点电竞风 :
从展示视频来看,前面板甚至还可以更换成自己喜欢的样式? 只不过是不是得另外花钱客制化这目前不得而知 :
系统搭载SteamOS 3,官方宣称Seam上的3A大作都可玩。 据数据来看,Steam Machine 内置的显卡支持 FSR,在 4K 分辨率 60 FPS 下畅玩游戏,但目前无实机游玩视频演示,所以效果也未知 :
由于是 PC 主机的关系,所以接上键盘、鼠标、摇杆来进行游玩是不成问题的 :
而且在官方的展示画面中还能看到用 Steam Machine 来执行其他软件,看来不是只能打游戏而已 :
Steam Frame:可串流也可独立运作的VR头戴装置
Steam Frame 是 Valve 公布的全新 VR 头戴装置,可以把它想成「戴在脸上的 Steam Deck」:
这项硬件本身就内置 Snapdragon 8 Gen 3 处理器与 SteamOS,不用接电脑就能独立执行支持的 VR 和一般 PC 游戏,搭配 16GB 内存与最高 1TB 存储空间,还支持 microSD 扩充 :
Steam Frame 整体规格如下 :
- CPU : 4 nm Snapdragon 8 Gen 3 ARM64架构
- RAM : 16GB LPDDR5X
- 存储空间 : 256GB / 1TB UFS 存储选项,支持 MicroSD 卡插槽
- Wi-Fi : 2×2 Wi-Fi 7 /双频无线电,同时使用5Ghz Wi-Fi和6Ghz VR串流
- 无线转接器 : 盒内含无线转接器 / Wi-Fi 6E(6Ghz)/提供头戴显示器和电脑之间的直接、低延迟连线
- 蓝牙 : 蓝牙 5.3
- 电池 : 21.6 Wh 锂离子充电电池 / USB-C 最高45W充电
- 显示器 : 2160 x 2160 LCD(双眼各一)/ 72-144Hz 更新频率(实验状态可达 144Hz)
- 光学 :
自定义 Pancake 镜片
玻璃和非玻璃光学元件
广阔视野范围(最高可达 110 度)
瞳距目标范围 : 60mm – 70mm
眼镜最大宽度 : 140mm - 追踪 : 内外向镜头追踪
- 镜头 : 4 个向外的单色镜头,用于控制器和头戴显示器追踪 / 2 个向内的镜头,用于眼动追踪和注视点串流
- 穿透模式 : 向外镜头的单色穿透模式
- 低光源支持 : 红外线照明可于黑暗环境中进行追踪和穿透
- 作系统 : SteamOS 3(Arch 架构)
- 扬声器 : 双扬声器单体(双耳各一),整合至头部调整带中
- 麦克风 :双麦克风阵列
- 尺寸 : 175mm x 95mm x 110mm
- 重量 : 440 克 – 核心模块 + 头部调整带 / 185 克 – 核心模块

采用双 2160×2160 LCD 面板与 pancake 镜片,更新率最高可达 144Hz(实验模式),并具备 inside-out 追踪、眼球追踪与单色透视功能,主打高画质又轻量的沉浸体验 :
Steam Frame 通过眼球追踪搭配「注视点串流」,只把玩家眼睛真正注视的区域以最高画质传输与渲染,屏幕边缘则自动降低画质,既省带宽又提升效能,看起来更顺、更清晰 :
内含的即插即用 6Ghz 无线转接器为 VR 和非 VR 串流提供专属连线 :
控制器采用与新版 Steam Controller 相同的磁性摇杆设计,通过磁力感应取代传统电位器,减少摇杆飘移问题,长时间使用也能维持精准度与手感 :
有一点我觉得挺不错的,就是它的控制器是设计成可更换电池,虽然得自备电池,但至少控制器没电的时候可以立刻更换电池,而不是得等控制器充完电才能继续游玩 :
新版 Steam Controller:磁性摇杆+握持感应
Valve 全新的 Steam Controller,是 Steam Controller 的「二代版」 ( 一代的设计我想… ),大幅更动原先按键的配置,整体配置更偏向主流摇杆的对称配置,定位就是让 PC 玩家在沙发上也能用接近 Steam Deck 的作体验玩完整 Steam 游戏库 :
Valve 这次在新款 Steam Controller 里附了一颗 Steam Controller Puck,这是一块同时身兼无线接收器 + 磁吸充电座的小配件。 可插在电脑或 Steam Machine 上,能提供比蓝牙更稳、更低延迟的 2.4GHz 专用连线,一颗最多可连 4 支手把。 平常不用的时候,把手把放上去还能直接磁吸充电,算是一个多功能的配件 :
所有的按键配置都可以自定义,适用于所有 Steam 上游戏的输入 :
新版 Steam Controller 还支持「握持启用陀螺仪」,只有在玩家实际握住指定区域时才开启体感瞄准,放开就自动关闭,既能精准微调,也避免画面乱飘 :
背后还有四颗背键 :
Steam Controller 的规格也整理在下方,大家可参阅 :
- 游戏手把控制:
A B X Y 按键
方向键
左右模拟板机
LB键和RB键
视图键和菜单键
Seam键和快捷菜单键
4个可自定义的握持键 - 摇杆 : 2 个全尺寸磁性摇杆(TMR)加电容式触控
- 触感反馈 :
- 4 个触感回馈马达
- 2 个 LRA 触感回馈马达,为触控板提供逼真的触感回馈
- 2 个内置于握持键的高输出 LRA 触感回馈马达,提供包含震动在内的逼真游戏触感回馈
- 触摸板 : 2 个 34.5 mm 具触感反馈的方形触摸板/具压力敏感度可设置按压力道
- 陀螺仪 : 6 轴 IMU
- 握持感应: Steam Controller 握把后方具有 2 个电容区域
- 电池 : 8.39 Wh 锂电池 / 35+ 小时游戏续航力 / 使用 Steam Frame 追踪游玩时电池续航力会降低

总结
这次推出这些硬件对 Valve 来说,等于是把 PC Gaming 的入口重新包装,从主机、VR 到手把,全部围绕 Steam 打造一整套完整的电玩生态系。 PC 玩家不再只是「打开电脑 → 开 Steam → 用键鼠或手把游玩」,而是可以直接从 Valve 提供的硬件进到 Valve 自己的商店和服务里面,使用方式就有像之前阿达介绍的 Steam Deck 一样。
像这种从「设备到内容都一手包办」的 PC 游戏生态系,不晓得玩家们会不会买单? 会是继续使用 Windows 的 PC 游玩或工作? 还是就继续玩自己手边有的游戏主机? 这倒是满值得拭目以待的 :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