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购买耳机或音响时,常会听到 Hi-Res 高分辨率音乐,或是有些产品上面会贴上一个小金标,上面写着 Hi-Res , 这个标志到底代表什么呢? 有了高分辨率音乐认证,音质效果又如何呢? 本篇文章会带大家了解与认识高解析度音乐。
什么是高分辨率音频?
目录
CD最初在1982年诞生,主要用于存取音乐、数字资料,我们也常听到CD的音质是很棒的,但是会受限于他的内存容量,随着时代的改变推出了MP3、AAC这类的音效格式,这些格式会随着网络的带宽而产生影响进行压缩,造成音乐的质量下降,因为要方便携带和储存文件,这也促使了高分辨率音频的诞生。
高分辨率音频( High Resolution Audio, Hi-Res ),又称为高分辨率音频、高分辨率音乐,最初是由索尼( Sony ) 所提出并作相关的定义后,再经由日本音频协会 (JAS )和美国消费电子协会( CEA ) 制订的高分辨率音频标准。
根据高分辨率音频的定义,指的是音乐的取样频率高于 44.1 kHz ,或位深度高于 16-bit 的音频,取样频率代表着在模拟数字转换中每秒采样的次数,假设采样的位数越高,这些信号的准确度就越高,这个标准代表了这些音频能比 CD (48kHz/16-bit) 提供更好的音质,而目前最受欢迎的高分辨率音频取样频率为 96 kHz 和 192 kHz。

将音乐录制成原文件,在转换成MP3时,会因为文件压缩而损失掉音质的部分,与高音频分辨率的格式相比,高音频分辨率能提供的音频资料更完整,每秒能保留的信息更多,几乎能达到无损音质的境界,让你聆听到更多音乐的细节。
有人甚至说高解析音频像是在专业录音室,或是像是在听现场演奏一样,主打超越 CD 提供的高音质。
支持高分辨率音频格式
大家耳熟能详的MP3是一种声音的压缩格式,通过压缩转换舍去一些不重要的部分,音乐文件只剩下原本的1/10左右,是有损压缩的形式,为了要在网络上传播方便而设计。
不过高分辨率的音频的数据比较多,所以需要比较多储存空间,在不损害原本的音质状况下,将文件进行压缩,依据这种原理就诞生了一些压缩后的文件格式,称为无损音频格式,如果要聆听高分辨率音频,就必须使用这种无损的格式来播放。
而有哪些格式支持高分辨率音频呢? 主要可分为DSD(DFF) 、 DSD(DSF) 、 WAV 、 AIFF 、 FLAC、 ALAC 这几种无损音频格式,另外还有一种 MQA 格式,虽然是有损格式,但通过特殊算法技术,也能支持高分辨率音频。

DSD(DFF)、DSD(DSF)
DSD( Direct Stream Digital),中文又称为直接流数字,是索尼和 Philips 在 1996 年共同推出的高分辨率格式,利用脉冲密度调变 ( pulse-density modulation )的编码存储音频,两家分别用 DFF 和 DSF 作为命名,索尼 使用的格式为 DSF, Philips 所使用的格式为 DFF。
WAV
WAV(Waveform Audio File Format),中文称为波形音档格式,是微软所开发的电脑音频格式,也是大家蛮常看到的文件格式,不过也无法与无损格式完成划上等号,因为 WAV 文件是完全不会对文件进行压缩,储存声音的振幅与时间的一种形式文件。
AIFF
AIFF (Audio Interchange File Format) , 中文称为音频交换文件格式,是苹果在 1998 年所开发的格式,用在苹果的电脑中,就有点像是 Apple 版的 WAV,也是不会将原本的文件做压缩,使用了脉冲编码调变 ( Pulse-Code Modulation, PCM) 的技术。
FLAC
FLAC(Free Lossless Audio Codec),中文又称为自由无损音频压缩编码,是Josh Coalson在2000年所开发,不同于有损压缩的格式(MP3、AAC),FLAC是将文件进行无失真压缩,压缩后不会造成音质上的损失,相较于WAV及AIFF格式,文件会大幅减少,大概是WAV一半的文件内容。
ALAC
ALAC (Apple Lossless Audio Codec Apple),中文又称为无损音频编解码器,是苹果所推出的无损音频压缩编码格式,可以将 AIFF、WAV 的文件压缩至原本容量的 40%-60%,而不会删除音频上的细节,并采用 MP4 形式的封装,因此文件的副档名为「.m4a 」。
MQA
MQA ( Master Quality Authenticated ),其实是一种有损的音频格式,主要的技术是将人们听不到的音频资料去除,使用的是 Music Origami 算法,以音质来说比 FLAC 要来得好, TIdal 音频传流媒体就是使用这种格式。
高分辨率音频认证是什么?

高分辨率认证(Hi-Res Audio)其实一直都存在者,因为厂商需要制订出一个新的规范,所以定义出来的认证标章,音频符合位深度高于16bit或取样率96kHz以上,都符合在Hi-Res的标准内,就能去申请Hi-Res的小金标认证,经过审核并支付认证费用,就能在自己的产品上使用这个认证,告诉消费者自己的产品拥有高分辨率音频。
支持高分辨率音频播放软件
现在是串流音乐平台的时代,许多音乐平台都提供了高分辨率音频,也就是支持无损的串流音乐,那么满足高分辨率音频的播放软件有哪些呢?
KKBOX

KKBOX 大家耳熟能详的华语流媒体,是采用 FLAC 的无损格式,不只支持 16 bit Hi-Fi ,也支持到最高的 24bit/192kHz Hi-Res,只要歌曲后方的标签有显示「 Hi-Res 」,就代表那首歌曲是高分辨率音频的曲目,其中推出的规格有 24 bit / 48 kHz、 24 bit / 96 kHz、24 bit / 192 kHz,喜欢听华语歌曲的乐迷们能来收听看看!
Amazon Music HD

Amazon Music HD 提供用户有 7,000 万首的高分辨率音乐,具备 16 bit/44.1kHZ 的品质和 700 万首 24bit/192 kHz 的音乐,而原本使用 Amazon Music 的用户也能直接升级为 Amazon Music HD。
Tidal

Tidal 是市面上少数使用 MQA 编码技术的串流音频平台,主要卖点就是「比 CD 更高音质」,采用 FLAC 格式,具备 HiFi 等级 ( 16-bit/44.1kHz ) 及 HiFi Plus 等级(24-bit/192kHz) 的会员模式,并支持杜比全景声、Sony 360 Reality Audio,许多发烧迷都非常喜欢这个串流平台。
Apple Music

如过是苹果名应该对 Apple Music 不陌生,使用的技术为自己的保真压缩技术,采用 ALAC 编码,只要是 Apple Music 的用户,订阅户能在自己的帐户里面选择下载的音乐品质,保真压缩为 24-bit/48kHz 的分辨率,而高分辨率保真压缩为 24-bit/192kHz 的分辨率,所以记得要把这些设置打开, 才能收听到最高品质的音乐。
Qobuz

Qubuz 是来自法国的音乐串流服务平台,也是一个提供高分辨率的串流平台,主要以古典和爵士乐为主,使用的格式是 FLAC , 具备高达一亿首高分辨率歌曲,音乐分辨率为 24-bit/192kHz ,是第一家提供 24-bit/192kHz 分辨率的串流服务平台。
使用支持高分辨率产品
想要收听高分辨率音频的曲目,除了音乐串流平台有提供这样的服务外,使用的设备像是手机、耳机、音响也要能支持才能享受好音质,通常如果要收听最好的音质,还是建议有线的连接,无限的连接会造成压缩或是音质上的影响。
- 手机:使用标榜支持 Hi-Res 的手机,或是确认手机是否能支持 FLAC 、 ALAC 的格式。
- 电脑:如果是通过电脑听音乐,有时候会因为电流的影响,会产生电脑的底噪噪音,这时候可以通过 USB 再外接 DAC 设备,连接支持 Hi-Res 耳机后,收听高品质音质。
- 耳机或喇叭:选择能播放高分辨率音频货 Hi-Res 的耳机或音响。
Hi-Res 认证一定好吗?
通过 Hi-Res 认证代表这个音频产品能够播放高分辨率的音频,不过不代表一定拥有好音质,你所使用的设备要能支持 Hi-Res ,而像是收听的耳机、喇叭,音质的部分也关系到整个产品的腔体设计、灵敏度、频率响应,所以还是有许多收听的细节会受到影响。
结论
本篇文章介绍了什么是高分辨率音频、高分辨率认证,还有高分辨率适用的格式,通过这个高分辨率认证小金标,能让我们了解这个产品或服务,是否有达到高于 CD 的分辨率,帮助我们组合出最好的收听来源,也让消费者有概念,聆听到适合自己的好音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