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家有电脑到人人有电脑,英特尔预期PC市场仍存在成长动能,并揭露未来三年登场个人电脑处理器平台
英特尔2月举行2022投资者大会,当中也揭露个人端电脑市场现况、提出他们乐观看待的理由,并预告目前至2024年之间即将推出的处理器平台

针对个人端电脑市场,英特尔在2月召开的投资者大会上,公布目前的市场现况,并说明成长动能。 而在去年下半、今年上半持续主推代号为Alder Lake的第12代Core处理器,也将在今年下半将推出Raptor Lake,2023年预计发表Meteor Lake,2024年则是Arrow Lake,至于2024年之后,Lunar Lake将会登场。
两年来的疫情突显PC的价值与重要性,普及率的单位从家户扩大到人手一台,进入后疫情时代的此刻,也将延续这样的趋势
目录
1月新上任的个人端运算事业群(CCG)总经理Michelle Johnston Holthaus,也在这场投资者说明会亮相。 她原为销售、营销与沟通事业群总经理,曾在去年台北国际电脑展的开幕演讲当中发表谈话,将接替大家熟悉的Gregory Byant。
她表示,用户在个人电脑所投入的时间,以及每家户所采购的电脑数量,都在持续增加当中,大家每天透过个人电脑来进行互动的频率越来越高,这样的设备不只是用于工作场合,也是我们生活的中心,是用于处理工作、生活、娱乐的入口,而这也促使该公司体认到,对于能否建立良好的个人电脑体验,必须采取比以往更重视的态度。

关于相关业务的详细报告,个人端运算事业群代理总经理James Johnson进一步阐释当前PC市场动能。 就市场渗透率而言,像是在美国急难救助教育基金这类计划中,正在促成每个学生都能拥有一台电脑,但在其他国家地区的教育用途电脑,仍是每10个学生才能拥有一台电脑的普及率;而类似这样的状况也在家用环境当中出现——过去多数人在衡量使用需求时,仍是以每个家庭为单位来计算,然而,现在,他们认为将会演变成家中每个人都会拥有一台电脑的局面。

为了印证这项趋势,英特尔找来微软装置事业群副总裁暨产品长Panos Panay呼应这项论点。 他表示,个人电脑在工作、校园、家庭环境所扮演的角色已经改变了,人们的生活受到相当大的冲击,这当中有许多意义,像是沟通、购物、创作、观看的行为提升了,但幸好改变都在人们可忍受的范围之内,。
Panos Panay认为,这些行为将驱动个人电脑的使用进入新的时代,因为它们源自于人们实际的需求,最终却演进成习惯。
根据微软的观察,Windows的整体使用率大幅提升,用户每天使用Windows的时间更长久,这是前往未有的现象,而且他们也发现人们对于电脑的拥有,从一户一台的状态扩大成每户一人一台。 他们之所以提出这个论调,主要是看到2022年新电脑的市场贩售当中,有多达26%是消费者第一次购买电脑,或是原本就有电脑又再添购其他台的状况,而这也是微软认为目前已踏入个人电脑新时代的证据,并预测在后疫情时代之下,个人电脑的销售还会继续增长,因为生活中的每个部分都会仰赖个人电脑,使得许多人升级至更先进的设备, 而能运用新功能所带来的好处。 在此,Panos Panay强调他们在Windows 11与英特尔的合作,包含安全性,以及Alder Lake处理器架构与Intel Bridge技术,让用户能够在Windows操作系统当中执行Android平台App,这些都是微软认为相当重大的进展。
在投资者大会上,英特尔在个人端电脑的业务上,在操作系统平台的合作上,也找来谷歌副总裁暨ChromeOS事业群总经理John Solomon,强调英特尔与ChromeOS的长期合作关系。 他表示,在Chromebook研发初期,英特尔就是关键合作厂商之一,他们也持续投入Chromebook在OEM生态系统的经营,协助谷歌、设备制造商销售产品,使这类型设备可以用于学生学习与企业日常运作──在教育市场上,让学生能够更容易取得、有能力购买,并提供耐用、可靠的产品;而在商用市场上,提供高效能、内建最新技术的设备, 使其能够执行企业等级的应用系统、提供维运能力。
5年内推动4个制程节点的变革,牵动目前与未来个人电脑处理器架构的推出时程
关于目前的个人端电脑市场业务,英特尔表示,全球个人电脑出货量超过3.4亿个单位,比起2019年增加了27%,他们也公布最新的产品架构发展蓝图,让大众了解Alder Lake之后将陆续发表的处理器。

Raptor Lake
以第12代Core处理器而言,英特尔在过去4个月以来,推出了60款产品,有500种以上的台式机与笔记本设计。 而接下来登场的个人端处理器架构,英特尔预告会是Raptor Lake,将于2022年下半开始出货。
他们表示,Raptor Lake导入Intel 7制程节点与效能混合架构(应指同时搭配P-Core与E-Core的设计),最多可配置24颗核心、32个执行绪;英特尔同时将提供进阶的超频功能, 以及M.2外形的AI模块,就像现在个人电脑所搭配的Wi-Fi无线网络模块,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能够运用这个装置来撰写AI代码,而在下一代的处理器产品当中,他们会将AI模块整合到封装当中;至于在处理器插槽上,Raptor Lake这个架构也会兼容于现今支持Alder Lake的系统,可提供10%以上的效能增长幅度。

关于应用需求的支持,James Johnson表示,他们提供一种封装方式,是锁定高效能需求的游戏、创作者领域,另一种封装则适用于更偏向行动原生型,而为了因应Alder Lake供应链短缺的状况,英特尔也将这系列处理器产品大部分组件开放给第二供应商出货,因为都具有同样的主板设计布局(物料清单), 业者可以将高效能处理器将或移动型处理器插槽直接导入他们的系统设计。
在投资者大会上,英特尔也首度公开展示Raptor Lake的系统效能,透过8颗高效能核心(P-Core)、16颗高效率核心(E-Core),以及32个执行绪的处理器配置,先将其用于开放源代码3D图形处理软件Blender的渲染处理,透过前景执行与背景执行等两种用户操作模式, 呈现各个线程的处理器使用率的变化——前者会用上32个线程,后者会减半,英特尔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突显个人电脑系统会聚焦在用户目前正在操作的应用程序;接着,他们切换至另一个需要大量处理器资源的Adobe视觉特效制作软件After Effects,执行内容感知填充(Content-Aware Fill)功能, 呈现16个线程仍以100%的CPU用量处理Blender运算,其他闲置下来的16个线程因为After Effects的处理而提升了CPU使用率,但仍游刃有余,还能执行微软Office软件、收发电子邮件等工作。 而能够得到这样的成效,英特尔归功于新推出的混合效能架构与Thread Director技术。
Meteor Lake与Arrow Lake
在Raptor Lake之后登场的个人端处理器架构,英特尔表示,会是Meteor Lake与Arrow Lake,前者将导入Intel 4制程节点,2023年出货,后者预计在2024年推出,将导入Intel 20A制程节点的运算砖,也是英特尔首款运用这类运算组件的产品,而且,处理器所搭配的这些运算砖也能以外部制程来产生(英特尔称之为N3, 这是台积电制程节点)。
该公司预告,这两种处理器架构会整合AI加速功能,以及运算砖型态的GPU架构(tiled GPU,tGPU),让原本透过处理器内建整合显示芯片的系统,也能提供等同于搭配独立显示芯片的绘图处理效能。
关于芯片的设计,James Johnson表示,Alder Lake与Raptor Lake采用混合架构,下一步则是将其拆散使用(disaggregate),将组件分成多个运算砖,或是在运算砖当中设计这些组件,而此种作法使得英特尔不只是能将两种核心混合使用,而能够根据市场或领域需求,更细致地调整两种核心混合的程度,如此一来, 能让他们提供适合的产品来因应更低功耗的工作负载需求。
同时,英特尔也开发出新一代绘图处理引擎,也就是上述运算砖型态的GPU架构——他们可以从独立GPU发展蓝图当中,提取出独立的运算砖、置于处理器的封装之中。 而由于这里也整合AI加速模块,所以在工作执行仅需十分之一的耗电。

Lunar Lake
在2024年之后,英特尔将发表Lunar Lake处理器架构,他们仅表示会基于IDM 2.0的策略而成,采用内部与外部的制程节点来提供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