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tel 先前已经预告过的新一代 Core Ultra 处理器,今天终于正式上市,将 Intel 也带入了 AI 处理器的时代。 这虽然是慢了 AMD 一步,但 AI 相关的应用大多还在起步的阶段,因此 Intel 加入市场也不算晚。
Core Ultra 特别强调其能源效率,特别是利用了新的 Foveros 3D 封装技术,将运算、SoC、I/O 和显示拆开成了四个独立的小芯片,可以视需要对个别的单元进行开关。 这当中 SoC 大概是最特别的部份,因为它自身就内置了两个「低能耗高效率核心(LPE core)」可以单独支持电脑在怠机时的运作。 Intel 号称在怠机时,Core Ultra 芯片可以比上代的Ryzen 7840U 减少79% 的电力消耗。

Core Ultra 初期共推出 8 款处理器,分别为 H 系列的 4 款及 U 系列的 4 款。 Core Ultra 7 165H 与 155H 皆为16 核(6P8E2LPE)22 执行绪,前者核心频率略高一点点; Core Ultra 5 135H 和 125H 则都是 14 核(4P8E2LPE)18 执行绪,同样是前者的频率略高一点。 U 系列的四款为 Ultra 7 165U、Ultra 7 155U、Ultra 5 135U 和 Ultra 5 125U,四款全部都是 12 核(2P8E2LPE)14 线绪,差异就仅在 P 核、E 核和内显的频率上了。
说到内显,这代内显的名称也不再称为「Iris」,而是取决于等阶,可以是挂上「Arc」之名,或只是简单的「Intel Graphics」。 两款H系列Ultra 7处理器都有8个Xe核心,两款H系列的Ultra 5处理器则都是有7个Xe核心,四款U系列的Ultra处理器则都是4个Xe核心。 全部的款式都搭载了名为「Intel AI Boost」的 NPU 神经元处理器,并且都是两个 Gen 3 核心。

随着Intel的发表,搭载Core Ultra的笔记本也开始陆续推出。 这次 Core Ultra 对于英特尔来说是在架构上的一次大变革,不过由于 Core Ultra 初期是主打 AI 和商务应用,因此搭载的机种多是以现有的轻薄型笔记本为基础,只改动内部组件而已。 Core Ultra的意义更多是预先为 AI 时代做准备,毕竟在 AMD 与 Intel 都全面支持之后,未来会有愈来愈多 AI 应用登场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