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y 在 2023 年 8 月推出了 A7C II 全片幅无反相机,对于想要全片幅相机又希望尽可能小巧轻便的用户来说是一大福音,身为 A7C 的长期用户,接下来就为各位带来 A7C II 搭配 Sony 2470GM2 的使用评测。
两代比一比
一眼望过去,A7C与 A7C II 的外观相似,维持取景器在左侧的类旁轴设计,账面上尺寸差不多,有感提升的是握把延长了一些,材质也做了更换,有质感之外也更止滑好握。

快门按钮稍稍变大且置中,开机钮角度有所调整,EV 曝光转盘没有了刻度,变成可自订义旋钮,并且在模式旋钮旁边多了跟 A7 IV 相同的录影、拍照、慢动作拨杆。

机身左侧布局稍有调整,但仍是使用单 SD 卡槽,许愿如果有双卡槽就好了。 但毕竟定位是入门轻便,好像还是可以接受。

机背的布局部分基本相同,但是在 MENU 按钮旁边多了一颗 C1 按钮可以自订义键。 同样也是使用翻转屏幕,并且采用了新的使用界面。

机身前方握把的部分新增一个滚轮可以调整,非常实用。 看似差不多深度的握把,在使用类皮革材质并且稍稍加深深度之后,握持感比起上一代提升不少,以轻便的全幅相机定位来说已经很不错了。

值得一提的是,侧面的背带挂点已经不是上一代松松的设计,可以固定在特定位置不会晃来晃去影响握持。

A7C II 还可以加上 GP-X2 延伸握把,确实可以让整体使用握持感受大幅提升,不过以单握把的售价而言,会建议如果真的觉得使用有困难再做购买。



日常拍摄测试
这次借用到 A7C II 加上 SEL2470GM2 这颗镜头,以下做简单的搭配测试并且对比 A7C 的表现给大家参考。
-白天拍摄
参数统一设定快门 1/4000秒、ISO 100、f 2.8。 日间拍摄整体上没有太大的差异,差别在于像素的密度,33MP放大后的细节终究是大于24MP。





-夜间拍摄
参数统一设定快门 1/200秒、ISO 5000、f 2.8。 比较有趣的夜间拍摄,对于A7C II来说,受益于33MP放大后可以看到较清楚的细节,但同时高像素也会导致暗部提亮的时候噪点较明显的状况。





AI识别追焦
A7C II这次的对焦点从一代的693来到了759,并且还加入了AI功能,除了最基本的辨识人,还有动物、鸟类、昆虫、汽车、火车和飞机可以选择。
在顶楼进行风景拍摄测试时,突发奇想这个功能是否能适用在12楼的高楼层,没想到确实可以辨识,顺利跟焦甚至车牌也拍得清清楚楚。

人脸追踪的部分,索尼是完全无庸置疑的强,紧紧的锁在脸上,10 FPS 的连拍速度也是了得。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在A7C的对比中,A7C II 的AI跟焦加上33MP的高像素,对于车牌细节的呈现相差甚远,可见高像素的优势。


飞机的部分使用 70mm 焦段进行拍摄,即便已经是那么小的飞机,AI 在背景干净的情况下能够正确辨认跟焦。
总结
身为 A7C 的长期用户 (大约2年时间),A7C II 端出的换代更新,看似不多,但实质上是非常有感的,外型上握把更新解决了上一代稍稍不变的握持感受,且新增的按键布局也是相当有感的提升。
内在部分有感的 5 轴 7 级防手震让手持录像有感提升, AI 辨识对焦功能也是为这台小旗舰增添不少可玩性,以及新加入的风格外观,对于这台相机的定位而言,更可以造福很多刚入门的摄影新人。
如果问 A7C II 与 ZV-E1 怎么选择,如果诉求是轻便拍摄视频、Vlog,全片幅的相机里 ZV-E1 绝对是首选; 但如果你希望可以拥有更高的画质、保留取景器,并且以照片拍摄为主、视频拍摄为辅的话,A7C II 绝对是一时之选,以上评测提供给大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