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前言】

起初Intel所推出的新显卡Arc系列有高阶的A770,中阶的A750,以及目前不知道会不会上市的A380,本来是想要入手一张A750来收藏的,毕竟是Intel首次推出的显示卡,或许效能不尽理想,但在于历史定位上是相当具有纪念意义的!

但是! 对,我要来说说但是了! 但是我选择了非公版的A770,对于掠夺者我也是挺陌生的,公版卡的 A750 与 A770 外观上算是相当耐看,我并不是觉得丑所以才改选 Predator,而是曾经历过一个令我相当不舒服的点,且听我娓娓道来~

龟毛的点就在于曾经被技嘉的接口给恶心到了,当初入手了一张拥有小屏幕的显卡 RTX 3070 Ti Master,接口给的是 8+8+6 Pin,这个细节是我当初购买时没有注意到的,而我使用的是订制线,理线梳就是接好 8 Pin,并不是 6+2 Pin! 为了这一点我还特别将线材重新订制,现在想起来我还真傻!

即便即便我今天不是使用订制线,在现今普遍的电源供应器里面的模组线材也都是 6+2 Pin,将显卡插满后仍然会多出一个小老二在外头晃呀晃呀晃的,实在令我费解,为何当初不设计两个或三个 8 Pin就好,硬要留一个 6 Pin 来凑数!

而同样的糟糕设计也在Intel公版卡 A750、A770 中出现了,你说 A750 较低阶,配个 8+6 那也就算了,我可以考虑收藏一张较高阶的 A770 也无妨,但 A770 与 A750 功耗同样设计成 225 W 均采用 8+6 Pin,那么我只能说很抱歉!

只好左转去选择 Predator 掠夺者 A770 的双 8 Pin 了! 在入手了之后一直没有一咖好的机壳作为舞台来展示开箱,就这么等呀等呀等的 …

欸~居然掠夺者在 AMD 显卡中有了新的产品线! 是张 RX 7600,虽然性能与定位不怎么样,但至少看了一下接口,只是个单 8 Pin,至少没有被恶心到,那不如就顺便入手收录于后宫中吧!

蛤? 你问我那张 3070 Ti Master 在哪里 ? 当然是先赏他 87 个大板后打入冷宫罗! 废话仅此,还是将主轴拉回本次开箱分享的掠夺者 Predator BiFrost RX 7600 与 A770 吧!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首先来看到 Predator BiFrost Intel ARC A770 的外包装,最绚丽的还是那花里胡哨的风扇灯光效果,由于是非公板的 Overlock 超频版本,所以功耗上会更高一些,得幸于此摆脱了 8+6 Pin 的恶心设计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与 Predator BiFrost Intel ARC A770 在外观上展现的角度有所不同,Predator BiFrost AMD Radeon RX 7600 的外观上少了灯光效果! 走一个全黑风格的质感设计,并在中间的离心风扇设计有所不同~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包装上的大小有所不同,或许是因为 A770 比起 RX 7600 显存容量多了8个G吧!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在 A770 包装背面,展示了散热模式意象图,类似于 RTX 30 系公版卡,右半边的风扇贯穿散热鳍片直接排风,左半边的风扇则是将热量往 IO 挡板的方向吹出,配备了 DP x3 与一个 HDMI 接口,但却没有明确标示 2.0、 2.1 的相关版本信息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在 RX 7600 包装背面也是相同,但 IO 位置排序有些不同,HDMI 接口在里面被 DP 接口包围,有趣的是公版的接口为 DP 2.1,但这是选配,非公版的显卡几乎都采用 DP 1.4 接口, 掠夺者也是如此!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在侧边有关于显卡的生产年月份,为了保险起见我还是把 SN 码遮一下,两张卡出厂时间相隔了四个月,同样都是三年保固,仅依据购买凭证或是出厂时间,这点需要特别注意! 由于 A770 是在罚站屋购买的,还贴了一张保固贴,服务人员帮我贴上了民国 111 年,直接让人觉得少了一年保固,真的是十分用心呢~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可以在 Acer 网站上注册产品,但没有要求提供购买凭证或发票的相关上传作业,仅需要填写产品的 SN 序号、购买日期、使用情况:家用/娱乐、商用,就只有这样而已,没有像其他厂商有登录额外延长保固的相关活动,也不知道注册这意义在哪,还是要自己留下相关购买凭证做成电子档留存比较实际 ..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关于 RX 7600 与 A770 这两种型号的性能表现,在本篇文章中不会提到太多!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本篇开箱文我们继续来探讨关于品牌外包装上的细节, 两款都是内盒搭配外皮包套抽取的方式,在品牌Logo的呈现上有些许不同~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我觉得A770的Logo呈现比较完整一些,蓝色烫金的图标相当好看,而RX 7600则是表面有斜向交叉的发丝纹路, 或许未来更高阶的显卡包装会是两种都有!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在开盒方式上也有些许不同,A770 则是普通的纸盒搭配纸耳扣入,RX 7600 则是隐藏的磁吸方式开盒,整体来说感觉较低阶的 RX 7600 包装盒更为高级一些!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先来看一下 A770 盒装内容物,显卡本体由静电袋包装着,周边是黑色珍珠棉保护着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右下角则是一个 ADATA UV350 随身碟,容量为 32GB,晚点再来看看葫芦里面装的是什么药!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整体包装内的附件相当简单,黑色外盒与黑色珍珠棉搭配显卡用静电袋包装好,还有一张不用读的说明书与带有驱动的随身碟~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静电袋上有条防拆胶带,拆除后会留下痕迹,以代表是全新品项!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显卡背板上有一层胶膜,有个奇特的点是,上面的螺丝没有防拆贴纸! 背板后方的篓空区域是搭配风扇直接贯穿散热,类似于 RTX 30 系公版卡的散热设计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全金属的背板印有大量 PREDATOR 的 Logo 排列于此,仿佛怕大家不认识这家的意思,不过左上与右下的区域不知道是否用来避让螺丝, 并没有整个铺满让我觉得有些别扭!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显卡侧边靠近 IO 的部分印有 intel ARC A770,供电采用我喜欢的双 8 Pin,不用担心多余的小老 2 Pin 晃呀晃呀晃的~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在侧面中间有个不明显的 Logo,上机之后是会发光的唷~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主要是拿来收藏用,所以胶膜的部分我就先不撕了! 整体外框采用金属拉丝纹路搭配图像Logo点缀搭配上两个散热风扇~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中间的涡轮扇据说是鼓风机式第5代AeroBlade 3D刀锋速冷金属散热风扇! 看看这超薄的金属扇叶设计,手指头进去不知道还在不在,有人可以帮我数一下里面有几片扇叶吗 XD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尾部的风扇据说是 FROSTBLADE 2.0,采用 92 mm 弧形叶片的仿生设计,可实现高静压和最小振动, 带灯的 RGB 风扇贯穿散热鳍片与背板来提高散热能力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输出接口的部分给了三个 DP 2.0 以及一个 HDMI 2.1 的版本,与公版卡相同,差别就在于没有预附防尘塞!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看完了高阶款的 A770,再来看一下较低阶款的 RX 7600 外盒包装是什么体验,不得不说这质感真的挺不错的~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盒装一打开就立刻感受到惊喜,上盖是大大的 Predactor 图像 Logo,还带有点渐变蓝色,显卡本体并不像刚刚的 A770 有用静电袋包附,采用半高硬质泡棉稍微卡着而已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RX 7600 外观设计语言与 A770 大同小异,明显不同的是中间的鼓风扇与尾段的风扇设计有所不同,官网上只有几张照片草草了事,对于其详细规格并没有更多阐述,感觉是有点随便 ..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取下显卡后就只有一张说明书,就是这么简单~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噢! 除了安装说明书以外还有一张声明书,不是很重要~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全黑色的外观,看起来质感相当不错,但相比起 A770 来说外框上少了金属拉丝纹路,单纯的消光黑色磨砂质感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背板的设计上依然是印有大量 PREDATOR 的 Logo,但字面上采用较为低调黑字,也有铺满整个区域,螺丝上依然没有防拆贴!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显卡采用单 8Pin 的供电,尾端印有 RADEON 的红方代表 Logo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在侧面依然有个不明显的 Logo,上机之后也会发光,但可惜不能够调色,只能亮起淡蓝色,咦? 这不是 AMD 的卡吗,怎么不是个红色呢~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这个鼓风扇看起来就朴素了一点,刚刚 A770 说是什么第五代 3D 刀锋扇叶,请问这是第几代呢? 与一般常见的鼓风扇显卡上的几乎分不清区别,你也可以顺便帮我数一数有几个叶片XD~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显卡尾部依然采用 92mm 轴流式风扇贯穿散热鳍片来增强散热,在扇叶设计上稍有不同,扇叶末端有连接起来, 整体无光黑色配置低调耐看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显卡序号与生产日期贴在金手指这端的侧面尾部,给了 A770 所没有的金手指保护套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输出接口的部分同样没有给防尘塞,三个 DP 1.4 以及一个 HDMI 2.1 的版本,与公版卡不同的点在于不是 54Gbps 的 DP 2.1(UHBR 13.5)说实在的以 RX 7600 这张显卡的性能定位给到 DP 2.1 真的有点太过过为难它了吧! 蛤? 你问我 DP 2.1 是干嘛用的? 它可以实现 7680 x 2160 @ 240 Hz 的输出画面,我就问你怕不怕! 说好听一点叫做战未来,低情商的说就是带不动~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再来给大家实际对比一下这两张显卡的外观设计与尺寸大小,两张卡的长度同样是 26.7 cm,宽度为 11.7 cm,不过 RX 7600 的外框似乎比起 A770 多了 0.1 公分,也都是两槽卡,越肩不多,整体尺寸差别不大~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背面一对比起来,感觉 A770 的那块背板我比较喜欢,但切削掉那两小块真的有碍观瞻! 在散热鳍片部分 A770 有做黑化处理,可以尽量减少铝制鳍片上氧化情况~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侧边一看,电源开口设计大小不能说相同,只能说一模一样! 反观 RX 7600 的散热鳍片就没有特别进行处理了~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档板的部分造型相同,大面积的开孔让鼓风扇向这一侧排风,但在 IO 布局与顺序上有所不同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尾部可以看到都是四热管的设计,至于是回流焊还是穿 Fin 工艺打造我就看不出来了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扇叶造型有所不同,但同样都是 92mm 风扇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鼓风扇设计也有所不同,顺带一提,RX 7600 的鼓风扇在用手稍微拨动的情况下,感觉阻力还蛮大的,给我一种运转不是很滑顺的感觉!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阵营不同的 Logo 位置与自型设计也不同!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因为是要收藏用的,所以我连胶膜都舍不得撕,更别说拆解了!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虽然不能够拆解,但是上机给大家测试看看噪音表现,这个部份我的能力还是能够做到的,先来看看 RX 7600 上机后的表现吧!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整张卡唯一有灯光效果的部分就在于侧边的 PREDATOR Logo 展示上, 并且只能有单一恒亮的纯色蓝灯效果!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风扇无法停转! 转速最低的预设情况为 12%,那么接下来,兄弟们坐稳啦! 涡轮风扇要准备起飞啰~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为了测试数据更加贴近于日常使用环境,选择盖上玻璃侧板,距离玻璃大约 10 公分左右进行噪音收录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测试结果记录数据于此给大家参考一下,以下制成图表进行概况分析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在30%前基本上都还算很安静,基本听不到声音,直到60%之后才会有比较明显的感受,80%以后就很有精神了,比较特别的是到了90%就差不多是顶了,往上调整到100%基本相同! 满速状态下的噪音比较偏向高频,会相当明显,这也是许多人不是很喜欢鼓风扇显卡的原因!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再来看到 A770 的表现,外观氛围相当讨喜,两颗风扇嗚嗚的转,喜欢肤浅灯光外观造型的话相信这款会很有吸引力!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中间涡轮风扇的上下有两条导光灯,也点亮了侧面PREDATOR Logo 展示区,并且灯光可以透过专属软件调整控制~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与 RX7600 一样,风扇无法停转! 但是更不一样的是无法透过 Msi Afterburner 也就是俗称的小飞机,没办法直接对风扇转速进行调整! 只能透过专属软件来控制! 突然觉得,如果左边的 Logo 图像也能带有灯光效果的话一定很不错~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专属软件的最低转速为 20%,控制区间只能10%的调整,而且在转速侦测上有点奇怪,风扇转速域值固定的情况下会有 250 RPM 的波动,算是蛮大的!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40% 以前都算安静,50% 后开始有明显感受,70% 之后算是开始有精神了,而且转速区间与上限不太一样,满速时两款显卡噪音体验上都差不多,不过相信大家应该对日常游戏中以及烤机测试时的表现如何更好奇对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在RX 7600这边的操作相对简单且熟悉,能透过AMD Software: AdrenalinEdition以及Msi Afterburner等常见软件进行操作,日常待机时大约只有10几瓦的功耗,转速一直维持在最低12%相当安静,且温度也不会超过40度,由于使用的是不带X的GDDR6,所以温度侦测只有核心温度与热点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简单的跑一下 3DMark 的理论性能测试,分数我列在这边,代表 DX11 系列的 Fire Strike 显卡分数为 31441、Extreme 显卡分数为 14189、Ultra 显卡分数为 7166,略强于上一代的 RX 6650 XT 一点点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代表DX12系列的 Time Spy 显卡分数为10852,Extreme 显卡分数为 5147,光追性能我也顺便测了一下,Port Royal 得分为 5543,相较于 RTX 3060 是有所提升的,但也就那么一点点,远不及 RTX 3060Ti,整体测试过程中温度最高仅有 67 度,从 HWiNFO64 中观察风扇转速平均约 20%,最高也才 23%, 对比前面所测得的噪音来看真的相当安静~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在MSfterburner中可以调整Power Limit,只有-6%至+5%的11%区间,最高功耗达171w,最低功耗约155w,风扇转速最高仅有 25%,核心温度71度,热点 84 度,以这样的效果来看似乎散热性能过剩挺多的,数据看起来相当舒服~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再来看到 Intel ARC 显卡,一开始上机的时候,并不像是常用的 A 卡与 N 卡,通常会自己抓个基本驱动, 需要自己手动使用盒装内的随身碟来安装驱动程序!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先来看一下随身碟里面装些什么,分别为驱动的 Driver 与 Predator BiFrost 的专属控制软件~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驱动安装也是相当简单,一样是无脑的下一步下一步再下一步即可完成,等待的期间也怕玩家们无聊,还会偷偷塞一些冷知识在里头! 说是冷知识不如说是冷笑话~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由于微星家的小飞机目前还没有办法做到去调整 Intel ARC 系列显卡的风扇转速甚至是 PL 等等相关进阶的超频操作,所以只能仰赖这个 Predator BiFrost 的专属控制软件!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有给到基本的OSD接口,但不如 RTSS 那般详细的自定义,仅有一些重要信息与界面大小、位置调整,聊胜于无吧!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也是简单的跑一下 3DMark 的理论性能测试,代表 DX11 系列的 Fire Strike 显卡分数为 24973、Extreme 显卡分数为 14461、Ultra 显卡分数为 6804,与刚刚的 RX 7600 相比起来差距不大!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代表DX12系列的 Time Spy 显卡分数为13279,Extreme 显卡分数为 6516,光追性能肯定也得测一下,Port Royal 得分为 7137,在分数上强于 RTX 3060Ti,但实际表现上反而是趋近于 RTX 3060,整体测试过程中温度最高为 83 度,从 HWiNFO64 与 GPU-Z 中观察风扇转速只能显示RPM,并没有百分比, 从RPM转速推测,平均约在 40% 左右运转,最高曾经冲到 70%! 对比 RX 7600 的转速来看稍高了一些,但实际听感没有什么差距~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看来是驱动还不够完善,使用 FurMark 进行烤鸡测试,不过占用率并不能完全吃满,此时功耗仅有 120w 不到,由此可知要真的测试 Intel ARC 系列显卡要使用 3DMark 去跑压力测试,观察过程中的相关数据才会比较准确! 从刚刚跑分过程中记录到的最大功耗为 211w,有趣的是并没有显卡热点的温度侦测数据,反而多了内存温度的数值,透过网上拆解的图片中,知道核心附近是采用均热板,所以在温度上核心温度与显存温度更为相近!

「入手掠夺者的显卡是什么样的体验?」 Predator BiFrost Radeon RX 7600、Intel Arc A770 开箱分享

▲由于篇幅不小心弄得太长了,再加上跑分数据与驱动版本的更新与否有关,相关参数日新月异的更动,再多讲也是浮动,所以就先在这边结束吧! 在撰文的过程中就这样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得知 Predator Arc A750 8G OC 最近已经悄悄上市了! 外型设计与RX 7600应该是相同的! 早知道就买这张就好了,看那 RX 7600 的位宽被砍的跟狗一样,唉 ..

「总结」

先来谈谈RX 7600这张显卡,比起7这个数字,你更应该要关注这个6! 性能还是弱于 RX 6700(XT) 许多的,要不是已经停产了价格还真就有得打呢! 整体表现更接近于RX 6650 XT,就算工艺制程升级到了台积电6nm,架构也升级到了RDAN 3,降低了一些功耗与发热,但在能耗比上也只提升了那麽一丢丢,你甚至称呼它为「RX 6660 XT」我都不觉得奇怪~

同样对标 N 卡的 6 系列显卡,它顶多就只是能够欺负一下不开光追的 3060,一坨答辩的 4060(Ti) 还能小赢一些,在仰赖着大力水手 DLSS 的加持之下,即便内存带宽同样是 128 bit 还是屌打!

性能部分RX 7600这张卡的定位主要在于1080p下高刷,顺跑2K中高画质,公版给的DP 2.1根本奢侈,非公版给的DP 1.4才是正常操作!

散热部分,功耗检测最高只有185W ,电源瓦数建议 550w,风扇转速基本上不会超过 30%,核心温度也仅仅在 70 度左右来回,说明在散热设计上没太大问题,也不用太过于担心噪音部分,如果真的转速太高代表机壳风流需要加强一下了!

再来看看 A770 这张显卡,在外观设计上很对我这肤浅的胃口,中间的涡轮扇叶我很担心未来清灰问题,灯光效果可以自行控制,只不过目前还不支持各家板厂的灯光同步,需要透过专属控制软件才能调整,ARC 显卡目前也无法透过 Msi Afterburner 进行操作,只能期待未来更新版本了!

在待机功耗上也比其他隔壁两家还要来得高一些,需要透过一连串较为复杂的手动调整才能达成,如果你跟我一样控制欲很强的话,需要花不少时间成本去学习一下,当然如果你不在意的话,直接上机装好驱动用预设的去跑也没什么问题~

初入武林的 ARC 显卡,在刀法上还不够精湛,A750 与 A770 的性能差距不大,功能也差不多,同样支持 AV1 编解码,较为明显的差距还是只有在 8GB 的内存容量上,面对较为吃显存的游戏或许能够起到一些些的作用吧!

由于 ARC 显卡从发布至今有蛮长一段时间了,工程师们也没闲着,几乎每个礼拜都会更新一版驱动,在性能部分比起刚上市的时候已经优化了不少,但至于优化到哪里谁也说不准,也许现在性能表现 60 分,说不定下个月就 70 分了! 不过基本满足 2K 3A 大作 60 帧顺跑,FPS 竞技也能 2K@144 畅玩,不过还是很看游戏类型,这部分就需要玩家们自己多花时间关注测试了!

而在散热的部分,功耗约在200w初头,电源瓦数建议650w,风扇约在40%转速左右,核心与显存温度约在82度上下,虽然乍看之下比RX 7600还要逊色一些,但在噪音表现部分我觉得两款差不多,并没有因为A770的转速较高而比较吵

两款散热设计比较起来应该要是 A770 要更强才对,但实测数据看起来是比较让我失望的部分! 不过看在噪音水平的份上就算了吧,两款均没有在 IO 上给到防尘塞,RX 7600 少了静电袋但多了金手指保护套,包装感受也是 RX 7600 给了我比较大的惊喜,这样的差别待遇是什么操作我真有点看不懂 ..

整体外观设计刚好对上我的审美,后宫佳丽中没有涡轮扇的版本所以入手了,两款实测下来日常使用与烤机噪音算是安静的,虽然满速的听感有点小震撼,但正常使用下基本上不会到那种程度,以上几点分析提供给各位参考!

以上就是我对 【Predator BiFrost 显卡】的开箱心得
有问题的话欢迎在下方留言告诉我!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