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先前,微软宣布用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无疑震撼了游戏界。 此外,也显示了微软的钞能力。 如果你对687亿美元这一数值还没有概念,就用直观的例子来解释一下:一款3A大作以1亿美元预算来算,这笔钱可以每周出一款3A大作,连续出10年。
主导此收购案的前Xbox老大Phil Spencer,现在也升级成为Microsoft Gaming部门的CEO,手里握有大把资源。 而可以肯定的是,微软的收购不会到暴雪为止,那么,下一个微软收购的目标是谁?
Phil Spencer先前曾经披露过,表示想收购一家亚洲游戏开发商,尤其是日本的游戏工作室。
不过,业界普遍认为这件事没有这么容易。
日本知名的游戏开发商,在抬面上的包括有世嘉、Square Enix或卡普空等公司,但这并非是把钱拿出来就可以搞定的事情。 Nathan Brown分析师Hit Points指出,微软想收购的机会渺茫,原因有几个,最主要是因为文化方面的原因。
日本公司非常抵制海外收购。 许多日本公司都透过日本式企业系统「keiretsu」连结在一起,想要收购极其困难。
Keiretsu是一组具有相互联系的业务关系和股份的公司。 从法律意义上讲,它是一种非正式的商业团体,在日本商业社区的社会世界中是松散组织的联盟。 但是这个Keiretsu系统在20世纪下半叶主导着日本经济,并且在较小程度上继续在21世纪初继续如此。
东京游戏产业咨询公司Kantan Games CEO Serkan Toto也表示:「在某些方面,微软如果真能收购一家日本大型发行商,将比其以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更轰动。」
Toto表示任何带敌意收购的企图都将是自杀行为,因为所有人都会立即离开。
他补充道:「我可以向你保证,西方和亚洲的游戏公司都有过这样的尝试,但他们不会成功的」。 他强调了文化和语言障碍,再加上「主要参与者的多元化业务组合」,比如科乐美的健身房业务,世嘉的度假村业务,这都是微软收购的障碍。
日本游戏开发商曾进行过整合,比如万代南梦宫,光荣特库摩和Square Enix等,但他们的整合全是由日本国内公司完成的。 Nathan Brown分析师Hit Points指出,在2019年吸引外国直接投资榜单上,日本排名垫底。

20年前,微软就曾想要收购任天堂结果被狠狠打枪
根据彭博社制作的 Xbox 20 周年口述历史专题,早在 2000 年,微软推出 Xbox 主机的时候,就曾经想过收购任天堂,以便让如《超级马里奥兄弟》之类的游戏 IP,能够独占于 Xbox 主机平台。
Kevin Bachus 是微软先前的对外高管,他在彭博社的采访中提到,「史蒂夫(Steve Ballmer)让我们去跟任天堂接洽,看看他们是否会考虑被收购。 结果我们到了那里,(提出意愿后)他们就只是笑个不停…… 就像…… 你想象一下,就是一个小时内,有人一直觉得你在讲笑话。 那次会面就是这样的。」 于是后面的会议就在「有趣」、「带点嘲笑意味」的气氛中进行。

当然,20年后现在的任天堂规模更大,主机声势不坠、还有最强法务部门,连主题乐园都有了。 也更不大可能被收购了。
所以说,虽然微软有着强大的钞能力好办事,但也不是可以战无不胜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