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为的鸿蒙系统今年已经升级到3.0 ,强调六大升级体验,包括超级终端、鸿蒙智联、万能卡片、流畅性能、隐私安全、信息无障碍,带来新的智能体验。
在今年七月发表鸿蒙 3.0 (HarmonyOS 3)的时候,华为终端事业群执行长余承东表示,随着操作体验与生态的不断完善,HarmonyOS已与iOS、Android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对于美国出口限令,他说,华为根本不需要美国零组件,「我们可以做到100%纯国产完全替代。」
不过,长期以来,不光是我们,就连国内的网友也质疑鸿蒙系统到底是不是“纯国产”,或是只是「安卓换壳」? 最近,B站就有一个网友发了一段视频「我找到了手机鸿蒙不是Android套壳的铁证」,质疑把自己的华为手机更新到鸿蒙 3.0 后,如果把系统语言由中文切换到英文则系统名称发生变化。

在视频中,原本在中文界面的 HarmonyOS 相关处理程序在切换为英文版后,都变成Android System 于是引起网友的关注。
▲ 切换前
▲ 切换后
在B站的弹幕上,也有不少网友表示「人不骗人」、「原形毕露」,「没想到照妖镜竟然是修改语言」。

当然也有其他用户升级鸿蒙 3.0 最新版后进行测试,测试发现情况完全相同,所以这可以排除造假。

不过,其实先前华为负责开发鸿蒙系统的高层王成录在接受德国媒体采访时也表示过:鸿蒙系统实际上有两种版本。
当时他就表示,华为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提供的鸿蒙系统,确实是基于Android系统改进的,但这些均遵守开源许可证要求。 至于鸿蒙系统亦可部署在诸如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冰箱等物联网设备上使用,这些装置搭载的鸿蒙系统则不同于Android。 这也是华为所谓的双框架。
虽然回过头去看这样的说法,对于为什么语系一切换就「原形毕露」这件事可以解释的挺清楚。 不过,再回头看余承东说的「HarmonyOS已与iOS、Android已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似乎又难自圆其说,毕竟,所谓「三足鼎立」应该是各自独立、各霸一方。 但是如果拿掉了Android的基础,鸿蒙则是什么都没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