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实验超神,可以看看
与各种迷思一样,对于保养电池最大化寿命的使用方式,总觉得听久了好像也不见得会输给减肥等健康相关的偏方数量(应该 XD)- 就连原厂的电池保养逻辑以及技术也略有不同。 更别说是来到快充瓦数似乎没破百都有点不太能搬上台面的现在。 随着快充越来越威猛,大众对于这样的规格是否会引起电池寿命加剧的疑虑也越来越高 – 虽然原厂都会是「安啦」的态度。 但现在,也终于有三方努力实测出了相对更有公信力的结果。 继续阅读快充手机伤电池? 神人密集实测 40 多部手机,ㄧ年半后其实差不到 0.5%… 报道内文。
快充手机伤电池? 神人密集实测 40 多部手机,ㄧ年半后其实差不到 0.5%…
手机做为许多人重要的生活伙伴、社群娱乐中心,相信即便是有能力随时无痛就能换旗舰的财务自由人士,由于电池寿命等因素影响性能与使用时间而需要更换手机,也仍然是会觉得非常麻烦 – 就算要送修也是很麻烦! 那么,对于手机几乎等于是自己最珍贵财产的学生族群或社会新鲜人而言,会极度在意保养手机的重点其实也不为过。

因为如此,相信很多人只要遇过老手机电池健康度下滑的状况后。 一方面会觉得电量续航下降导致体验变差,更害怕面临最终导致的无预警自动关机问题 – 犹如慢性自杀的感觉。 更多是会心想: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开始怪自己不该这么常用快充,或者没等手机保持在最佳的充电% 数就开始使用或充,或者不该 100% 一直充着。
但,这些所谓保养电池的诀窍秘方,到底在快充黑科技喷发 vs. 行动系统对于电池保养技术发展更为完善的现代还有没有存在的意义,或该说,如果照做的话,对于电池的健康度长期以来会有多大的影响? 值得用户严格执行在某些人眼里看起来像是自虐式的手机用法吗?
现在,来自B站的《老师好我叫何同学》频道,释出了支自2020年10月起持续整整2年多,中间实验过程失败了3次,针对快充等各种充电方式对于手机电池健康度长时间影响的实测 – 真的很辛苦! 最终才有了「快充伤电池? 40部手机两年实验,告诉你最佳充电方式」的视频结果。

从初步只入手了四台 iPhone 分别进行快充与慢充差异比较的失败经验(结果差异太大所以无法得到结论),最终透过包括充电头网等各方的帮助下,最终用了 40 部手机实验了两年得到了一个结论,就是「基本不受影响」- 咦,怎麽会?
实验分别对照了 iPhone 与 Android 快充与慢充在长达 1.5 年、500 次循环之后的健康度差异。 比较妙的是,前者的差异竟然比高达 120W 快充的 Android 快充组要大 – iPhone 为 0.5%,Android 则仅 0.3%。 虽说两者有差别没错,但以这么小的差距来说,他认为快充并没有特别伤电池的问题。

他还实测了包括手机一直插着充电器不拔一周,以及保持在 30%~80% 电量区间使用的差异。 基本上前者他认为没有影响,后者则是虽然看得到帮助(iPhone 与 Android 对照组,在快充之下的健康度幅度分别「少下降」4% 与 2.5%)。 简言之,都是要非常长期保持这样的习惯才能看到明显差异。
要想,这实验的时间都拉到 1.5 年了与快充才差小数点的差异,而且是重复为之而非综合使用下的结果。 因此何同学认为某些保养电池的习惯似乎除了增加精神内耗外没有任何作用。 不过曾经也会把手机当作「最珍贵宝物」的他,倒是表示对于许多人会这样做的理由感同身受。

事实上,像是 120W 以上的这类超猛爆快充规格,其实在手机厂的各种机制介入下,仅会有短暂的时间拥有这样的功率。 在这些实验之下,也证明现代手机软硬件都已经十分重视电池健康度的保护机制。 一些保养电池的好习惯其实影响也已经微乎其微 – 至少在大部分人换机的时候,应该都很难遇到健康度下滑的状况。 另一方面,对于电池的维修简易度现在既然监管机关也都有所要求,假若真的遇到也通常都可以维修换新。
相信即便你是想要超长期持有珍藏使用爱机的话,至少在充电习惯方面是可以放心交给相关的机制去帮你保养就是了 – 像是隔夜会在起床时才从 80% 缓充至满电的最佳化功能,记得平常能开就保持开着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