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型支架,最小可支持 M-ATX

Cooler Master VERTICAL GRAPHICS CARD HOLDER KIT V3 是酷码最新推出的一款通用型垂直显卡支架,除了与 V2 版本相同能左右调整显卡 X 轴位置外,V3 版本再增加能调整 Z 轴的纵向位置,不只兼容 E-ATX 和 ATX 机壳,M-ATX 机壳也能够使用。 另外,内附的PCIe GEN4延长线采用特殊抗电磁干扰设计,确保显卡PCIe信号稳定,传输效率不减。
通用型垂直显卡支架 V3 包装与外观
目录
包装采用酷码新世代缤纷紫色设计,规格说明可以支持E-ATX、ATX、M-ATX机壳(M-ATX有一些限制,后面会说明),内附的排线跟V2版本一样,都是支持PCIe 4.0的排线。



包装内容物有,垂直支架本体、长度 165mm PCIe 4.0 延长排线、说明书、螺丝。

VERTICAL GRAPHICS CARD HOLDER KIT V3
本体由两块结构组成,分别是结构本体的“垂直支架”(左),与固定显卡用的“显卡固定架”(右),固定架上镂空出 DESIGNED BY COOLER MASTER 字样。
V3 和 V2 版本最大的不同就是能调整 Z 轴纵向 (直立显卡与主板) 距离,未展开体积为 249 x 148.1 x 141.8mm,完全展开则为 305 x 178.1 x 141.8mm,重量约在 810g。
使用方式简单说,就是把显卡装进垂直显卡支架套件后,再将它插到主板,以及机壳后方的接口卡槽上。
如果跟我们一样想安装在M-ATX机壳,需将支架上接口卡插板移除掉一部分,对应到机壳的使用限制,就是后方适配卡槽最低需要 4 组才可使用; 如果想安装 E-ATX 和 ATX 机壳则无需移除支架上接口卡插板。



分离出的显卡固定架方便你安装显卡,组合后就能调整 X 轴位置,垂直支架则是能调整 Z 轴纵向距离,方便装机时连接你的 DP 或 HDMI 视讯线材。
扳动垂直支架上的 2 组灰色塑料把手就可以固定、松开、或拆下显卡固定架。


记得要将PCIe 4.0排线锁上显卡固定架,再把显卡安装上去。


RISER CABLE PCIE 4.0
向下兼容PCIe 3.0,最大双向传输速率超过64Gb/s,完全支持PCIe 4.0的16GT/s位速率。
两端端口载体电路板,采用多层板PCB,耐高温兼具韧性、同时也抗潮湿增加耐用度,另外在PCIe脚位插头、插槽,使用ABS保护套,拔插安装可以更可靠耐用,针对PCIe插头金手指部位,透过化镍浸金工艺技术,电导率最大化,确保数据传输完整性。
线材内部也不马虎,全覆盖30 AWG铜线EMI抗电磁干扰设计,共采用96条接地线,减低电磁波干扰。 提高信号稳定传输。



M-ATX 机壳实际安装
我们随手拿了全汉 CST130 Basic M-ATX 机壳、MSI MAG B660M MORTAR MAX WIFI DDR4 主板、INTEL ARC A380 显示卡示范安装,实验看看酷码的直立套件是不是真的很通用,并在反复试装几次后,找出比较顺手的流程分享给大家。
第一阶段,在安装垂直支架前,要将机壳后方的接口卡挡板移除,也可以先把支架的 PCIe 排线连接到主板上。
TIPS:安装垂直支架到机壳时候,要注意支架上的接口卡插点,不要弄到主板上的电子元件。

第二阶段,先拆下显卡固定架,把显卡装到固定架上。


第三阶段,把显卡固定架装回垂直支架,这时候可以调整 X 轴左右位置,或是 Z 轴显卡和主板的距离。
如果使用 M-ATX 机壳,建议使用 70mm 高度以下的散热器,所以使用 AIO 水冷散热器会比较方便。
小提醒,建议先插上屏幕的DP或是HDMI线材后,再关上机壳侧板,不然线材接头有可能无法直接从机壳后方插上。


结论

Cooler Master 通用型垂直显卡支架套件V3的优点是可兼容不限品牌的E-ATX、ATX、M-ATX机壳,只要确认机壳后方有4组接口卡槽就可以安装,内附的PCIe 4.0排线品质优良,性价比还不错。 虽说 M-ATX 机壳也可使用,但因为 M-ATX 空间较小,安装过程要小心会不会弄伤主板,散热器的限制也会多一点,PCIe 4.0 排线比较硬,就需要多花一点耐心去处理好位置,对于常常需要拔插 DP、HDMI 的用户比较不友善,但这也是碍于通用性的妥协,目前通路已经铺货,建议售价为 NT$ 2,590,有直立显卡需求的玩家可以参考看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