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T The Tower 500 机壳开箱, 三面采光透窗、大空间

等等我不是在开箱房屋,这是TT最近推出的新款展示型机箱 The Tower 500,这也是 The Tower透视系列的中直立式款型,如果觉得mini-ITX的 The Tower 100在硬件上过于局限,而Tor Tower 900过大且昂贵,那这款500在扩展性上且价格应该是能让多数玩家满意。

TT The Tower透视系列主要特色就是三面采光,可以提供全景视野,The Tower 500 采用中直立式设计,可以支持到 E-ATX 主板,由于主板 IO 朝上的关系,有点类似垂直风道的设计,显卡也直接变成直立安装,整体也有相当的扩展性以及散热效率。

The Tower 500,照片看起来可能“迷你”,但实际上有点巨,这外箱宛如一台小冰箱尺寸。

01.jpg

规格,The Tower 500 的体积是608x388x398mm,其实不算小,毕竟能够支持 E-ATX 怎会小到哪去。 3.5寸最多可安装8个,2.5寸也是8个,部分共用。 IO 有 USB 3.2 Gen 2 Type-C x1、USB 3.0 x4。 风扇顶部可安装2颗12/14公分,侧边3颗12公分,后方2颗12/14公分(预装2颗12公分),电源屏蔽上2颗12/14公分,底部2颗12公分。 水冷支援顶部28厘米,侧边36厘米,底部24厘米。 相容性的部分,CPU 散热器高度27.5厘米,显卡长度32.5或35.5厘米(移除电源屏蔽),电源供应器长度20厘米。

02.jpg

The Tower 500 與先前所推出的 100、900 都是採用相同的元素設計,三面玻璃透側,宛如就是一個夾娃娃機台(X)展示櫥窗(O),體積頗大,但買這咖機殼不可能放在地上,一定放在桌面或顯眼地方展示,所以得考慮一下要擺放的位置。

03.jpg

左右两侧以及前面都是采用4mm的强化玻璃,下方、两侧边后方都用上了大面积的通风孔。

04.jpg
11.jpg
05.jpg

底部也是大面积通风孔,主要废热是从顶部以及后方排出,采用烟囱效应散热。

06.jpg

顶部后方有两个按压点,上面也有标示,两边按压弹起即可拆下。

08.jpg
09.jpg

內部襯有過濾網,採模組快拆方式也方便於清潔。

10.jpg

IO 在顶部前额位置,有4个 USB 3.0、1个 USB 3.2 Gen 2 Type-C x1、重置键、电源键、耳麦孔。

07.jpg

后方,也有大面积的通风孔,外部则铺有磁吸式快拆滤网。

12.jpg

因为 IO 在上方的关系,顶部后侧也留了给连接线材的开孔,而这个开孔也用于施力打开顶盖。 另外可以看到下方有两颗手转螺丝,用于拆卸后板。

13.jpg

内部隐约可以看到两颗风扇。

14.jpg

顶部前面的框架可支持2颗12或14厘米风扇。

15.jpg
29.jpg

侧边则有几个走线孔。

30.jpg

配件有硬盘安装垫、螺丝包、一把束带、说明书、水冷/风扇支架。

19.jpg

左右侧板以及正面玻璃都是采用往上抽出的方式拆卸,安装也只要对准卡沟放入就可以。

16.jpg

左右两侧板通风孔内侧有可拆滤网设计。

17.jpg

左右两侧板并没有区分,也可以反转安装,如右侧边如果安装水冷或风扇就会需要反转让通风孔对应散热。

18.jpg

后板拆卸,上方两颗手转螺丝转松即可拉出。

20.jpg

后方预装2颗12公分风扇,可兼容14公分。

21.jpg

这框架是可以拆下,上方两颗手转螺丝。

22.jpg
23.jpg

风扇与3.5寸共用,依需求安装。

24.jpg

这支架主要用于安装硬盘,有2个2.5寸安装架,可以安装4颗2.5寸,底部可以安装3.5寸,复合安装最多是4颗3.5寸4颗2.5寸。

25.jpg

如果拆下2.5寸安装架,原本的位置可以叠1颗3.5寸,如果都只安装3.5寸硬盘的话,可以支持6颗。

26.jpg

后方下面为电源安装位置。

27.jpg

外框可以拆下,较利于安装。

28.jpg

主板最大支持E-ATX,从螺丝柱位置可以看出空间蛮大,使用ATX标准主板的话左侧以及下方位置并不会盖到走线孔,另外走线孔也都衬有橡胶套提升质感。

31.jpg

顶部,卡槽有9个,采用手转螺丝固定,挡板可重复使用。

32.jpg

下方为电源屏蔽,左右为两块尺寸一样的板子,这部分有大面积通风孔,另外在上面也有风扇以及硬盘的安装孔位,可以支持2颗12或14公分风扇,但安装位距离的关系,并不支持24或28公分冷排。

33.jpg

支持2颗3.5寸硬盘。

34.jpg

或4颗2.5寸硬盘。

37.jpg

这两片屏蔽可依需求拆卸。

35.jpg

右侧边底部有DIY式水冷的水箱帮浦安装孔位。

36.jpg

下方的通风孔板可拆,采底部螺丝固定。 这三片尺寸相同,所以并没有区隔。

38.jpg

内部衬有可拆卸式滤网。

39.jpg

底部,前面L型通风孔内部铺有磁吸式滤网,电源对应的位置则是采外部抽取式滤网。

40.jpg
41.jpg

机壳前面下方位置(TT Logo下方)有风扇/水冷安装架,可安装2颗12公分风扇或24公分水冷。

42.jpg

这个安装架可以垂直转向,变成从底部进气。

43.jpg

实际试装一下,电源其实不拆外框架也是能轻易安装就是,毕竟前面空间也大。

44.jpg

使用标准9孔ATX尺寸主板,左侧及下方都还有相当的空间。

45.jpg

显卡采用直立式的安装,可以避免显卡弯折,以及降低对于主板的压力。

46.jpg

水冷/风扇安装支架底部有螺丝锚点,安装时穿过底部橡胶衬垫。

47.jpg

支架顶部螺丝固定。

48.jpg

机壳侧边可以安装36公分一体式水冷。

49.jpg

如果侧边安装风扇或水冷可以把侧板转向安装,让通风孔对应内部风扇,来达到最佳的散热效果。

50.jpg

最后来几张安装好的展示图。 TT The Tower 500 并没有既有的灯效,这部分得靠自己了。

51.jpg
52.jpg
53.jpg
54.jpg
55.jpg
56.jpg

最后提一下,The Tower 500 有出LCD液晶屏幕配件组(另外购买),安装在下方位置,这是一块3.9寸LCD液晶屏幕显示器,可以用来监控电脑一些相关资讯、显示图案动画、时间或天气模式。

57.jpg

小结
外观上 The Tower 500 是以透视展示为主,所以一切都取决于你装在里面的硬件,当然这就端看你如何去做变化,如果有玩 DIY 水冷搭配硬管应该是有相当的科技感,或者也可以做一些放置或主题。

The Tower 500 安装主板是采 IO 朝上,这样就使得显卡可以变成直立,以现阶段高阶显卡重量来看这对于主板可以降低不少压力,也能避免显卡因重量而造成弯折。

散热的部分,在风扇/水冷配置上能对应上高阶或旗舰硬件,最多支持到11颗12公分风扇,也可以安装36公分的水冷,侧板也能弹性转向对应散热,在各部通风位都铺有滤网,顶部也有按压快拆,除了清洁方便对于 IO 插拔也便利。 散热比较缺憾是出厂预装只有2颗12公分,其余就得自己配置了。

在硬盘扩充上也是极佳,最多可以安装8颗3.5寸或8颗2.5寸,只怕你装不满而已。 另外也没少高端机壳该有的USB 3.2 Gen 2 Type-C。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