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SRock 的PG Riptide系列最早是在AMD的500系列主板上亮相 主打低调但强大的设计,外观部分通常都是以黑色为主 这次要来开箱的是前阵子才开卖的新板子B660M PG Riptide 会选在B660 已经推出这么久 甚至 13 代处理器可能都快要发布的时间做这件事当然也是有原因的 因为这张板子,支持 non k 超频 ![]() 外盒采用黑色跟深蓝色,搭配浪潮般的纹路看起来很汹涌的样子 ![]() Riptide 采用新的系列字体风格 支持 intel 12 代处理器跟自家 Polychrome Sync RGB 灯效同步 ![]() 外盒背面有比较详细的规格跟特色介绍,像是拥有 15 相供电,挡板采用一体化设计 采用 2.5G 网卡以及这张主板最核心的硬件,Hyper BCLK Engine ![]() 内容物除了主板外,还有 SATA 线材、m.2 螺丝、PG Riptide 明信片、软件光盘跟说明书 ![]() 主板正面一览,PCB 部分如同自家 Steel Legend 系列的黑白灰数字迷彩 PG Riptide 同样带有自己的涂装样式 消光黑 PCB 搭配黑色波浪纹路如同 Riptide 字面上的涵义一样,暗潮汹涌 ![]() 虽然采用集成式文件板设计,PG Riptide 仅固定了挡板部分,并将 mos 散热片顶部延伸 相较于使用塑料盖整个包覆起来,这样的设计可以有比较好的散热效果 ![]() 在核心供电方面,采用 15 相设计,两侧 VRM 区块均有加上散热片 mos 部分为独立上下桥设计 (Sinopower SM4508NH + SM4503NH) ![]() PWM 控制器方案选用 Richtek RT3628AE ![]() 关键的外部 BCLK 时脉生成器,IDT 6V41801BN ![]() EPS 12V 供电位于左上角,采用8+4 pin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使用上下排列,底下4pin 端子有转向另一侧避免干涉 ![]() CPU PWM风扇插槽位于主板右上角,第二组插槽支持水冷帮浦模式 同时可以看到旁边有提供2组3pin ARGB ![]() 内存部分采用4组单边扣插槽 旁边可以看到USB 3.2 Gen1前置面板插槽,提供传统19pin以及Type-C接口需要的新款Type-E ![]() 在扩充能力方面,B660M PG Riptide 仅提供一组 PCI-E gen4 x16 跟 gen3 x1 插槽 x16 插槽采用加强型合金料件,x1 部分则是采用切开的弹性设计, 允许安装 x1 以上的扩展卡 ![]() 而主板的两组 Hyper M.2 插槽均为 Gen4 x4 通道,支持 type 2280 长度的型号 不过B660M PG Riptide 内置的散热片就只能装在上面CPU直通的那一组M.2 插槽 另外还有预留一组EKey M.2 wifi 插槽,支持IntelCNBVi模块 ![]() 传统存储设备部分,B660M PG Riptide 如同大多数B660 主板,仅提供 4 组 SATA3 分成两组直插,两组 90 度转向端子 ![]() 环境控制由 nuvoTon NCT6796D-E 负责,旁边可以看到 PSC (post status checker) 简易调试灯号 ![]() 主板左下角配有另外一组 3 pin ARGB 跟一组传统 4pin RGB 插槽 ![]() 灯效控制部分由 nuvoTon NUC121ZC2AE 这颗 ARM Coretex-M0 MCU ![]() 音频方面选用 Realtek ALC897,同时对周遭的 PCB 切割处理,减少噪声 ![]() 2.5G Ethernet 方案选用 Realtek Dragon RTL8125BG ![]() 背板 I/O 的 USB 3.2 Gen1 主要由这颗 ASMedia 1074 hub 转出 ![]() 主板背面一览 ![]() 虽然说是走低调路线 ,不过芯片组附近的PCB背面还是配有几颗RGB LED ![]() 背板I/O提供1组PS/2键盘鼠标插槽,4组USB 2.0跟4组USB 3.2 Gen1 显示输出部分则提供HDMI 2.0及DisplayPort 1.4各一 音频方面仅有简单的Line in、喇叭跟麦克风3.5mm插槽 另外因为板子有预留EKey M.2 wifi扩充空间,挡板也预留了两个SMA天线座锁点 ![]() ====================================== 测试平台: CPU:Intel Core i5-12400 MB:ASRock B660M PG Riptide RAM:Kingston HyperX Predator RGB DDR4-3200 8G x 2 VGA:ASUS STRIX GTX 750 Ti HDD:WD SN730 512G PSU:FSP Hydro G Pro 750W OS:Windows 11 Pro ====================================== ![]() bios 内同样有提供 BFB 选项,手动设置范围可以从 70-200w 以 5w 的间隔做调整,目前先用自动 ![]() ![]() CPU 设置页面多了一个 Flex Ratio 选项,底下的 BLCK 频率则是这次的主要目标,一样先放自动 ![]() 系统装好之后来跑些基本测试 ![]() CPUmark99,总分708 ![]() Super PI 1M,8.114 秒 ![]() Super PI 32M,6 分 51.871 秒 ![]() CPU-Z 内建 Benchmark,单核 707.7 ,多核 4972.6 ![]() WinRAR 基准测试,20759 KB/s ![]() 7-Zip 性能测试,压缩 64.400 GIPS,解压缩 65.958 GIPS,整体评等 65.179 ![]() Cinebench R20,单核 667 cb,多核 4785 cb ![]() Cinebench R23,单核 1732 pts,多核 12269 pts ![]() PCMark 10,总分 6108,基础测试 10528,生产力 10054,数字内容创作 5845 ![]() 小试身手先来个 40 x 120,4.8G ![]() CPU-Z 确认一下真的有跑上去 4.8G ![]() cpumark99 看起来挺有反应的,总分 773 (+9.2%) ![]() Cinebench R20 at 4.8G,单核 723 cb,多核 5672 cb (+8.3%/+18.5%) ![]() Cinebench R23 at 4.8G,单核 1874 pts,多核 13960 pts (+8.2%/+13.8%) ![]() 再往上冲一点看看,BCLK 改 125 凑个 5G ![]() CPU-Z 显示 5G 没错 ![]() CPUmark99 突破 800 来到 810 (+ 14.4%) ![]() 其他跑分就不逐项贴了,稍微整理一下数据 大部分项目都有 10-15% 左右的提升幅度,CPU-Z 多核还可以增加到 26% PCMark 10成长幅度没那么高应该跟分数一部份来自显卡有关 这就让我比较好奇这功能用在先天倍频更高的12490F或12500上面可以有多少变化 另一个就是 13 代出来之后这个玩法还玩不玩得下去 ![]() 就以 B660M PG Riptide 给出的规格跟价格来看,可以说是性价比蛮高的的一张五年保 B660 小板 高达15相的供电设计挥去一部分人可能会有的供电不足疑虑,顺便为接下来的13代铺路 BFB搭配新的nn k超频在性能上也可以取得相当程度的增长 如果真要说比较可惜的地方应该是这张板子并没有USB3.2 Gen2的支持 加上少了最后一只 x4 长度的 PCI-E 插槽,如果会想装其他扩充卡的话就比较头痛 算是这张板子做的一些取舍,适不适合自己就看个人需求了 |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