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为大家介绍的是小米最新在发布的终极拍照旗舰机 Xiaomi 12S Ultra (小米12S Ultra)开箱,前几天小米在一口气发表了数款搭载台积电工艺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处理器的小米12S系列手机,其中最受瞩目的就是全球首款搭载IMX989一寸超大感光元件并与徕卡深度合作的新机小米12S Ultra」,由于小米12S 系列都没有引进,我个人又非常想试试看 S8+ Gen 1 处理器与一寸感光元件的相机镜头到底能带来怎样的新影像体验,虽然之前跟朋友说这次不败家了,但到最厚还是忍不住托朋友帮我在第一时间抢到一支小米 12S UltraM也在这边进行详细的测试顺便也解开我个人这款超大底新机的各种疑惑。
小米12S Ultra开箱:搭载一寸IMX989感光元件、S8+Gen 1处理器的终极摄影旗舰
目录
这次的小米 12S Ultra并没有国际版,连都没卖,所以如果真的想入手的话只能透过代购或由京东入手,不过保修方面要自己想办法,坏了是不能找小米处理的:
小米 12S Ultra 这次主打三大卖点之一就是与徕卡深度合作,由于华为与徕卡的合作已经结束了,由小米就由 12S 系列开始与徕卡的深度合作,不过合作的成果怎样大家可以看后面的拍摄样张再下自己的结论:
开箱,里面有手机本体、保护壳、退匣针、充电线与旅充(这次直接给了):
与小米12其他系列最高 120W 快充速度不同,小米 12S Ultra 充电速度最高「仅」67W,我猜主要还是为了放是那颗大镜头而作出的取舍:
小米12S Ultra搭载6.73寸AMOLED屏幕支持HDR10+、杜比视界、DCI-P3广色域,峰值亮度为1500nit,分辨率为3200*1440,更新频率最高达120Hz,不过内建动态更新技术,看电子书或照片时最低只有1Hz,当然也支持屏幕指纹识别,在画面上方中央则是3200万像素自拍镜头:
在机身上方配置了Harman Kardon 音效认证喇叭、抑噪麦克风与红外线遥控埠:
底部也配置了另一组Harman Kardon 音效认证喇叭、支持67W PD3.0快充TYPE-C接口(支持IP68防水防尘)、麦克风与 SIM 卡插槽:
小米 12S Ultra 一样采用双nano SIM卡设计,支持5G SA/NSA双卡双待,支持5G频段为 n1 / n3 / n5 / n8 / n28a / n38 / n40 / n41 / n77 / n78 / n79,算是支持了所有 5G频段,但 CA 组合跟 EN-DC 组合跟国际版相比少很多,中华与远传以外的用户影响会比较大,我自己测试之星与亚太使用起来也没太大问题, 不过一样不支持记忆卡扩充。 无线网络部分则支持Wi-Fi 6增强、Wi-Fi5、2×2 MIMO、蓝牙5.2等等:
机身右侧配置了音量键与电源键,左侧没有硬件按键:
这次小米 12S Ultra 最让人无法忽视的就是它那超级突出的镜头模组,加上机身本身的厚度,最厚的区域有 14.5mm(官方号称 9.06mm,应该是不含镜头),不过主要也是因为如果想要完整使用一寸感光元件所有面积的话,厚度不可能作薄,不然就会跟 Pro-I 一样只用到60~70%的面积,老实说这样的厚度已经比我想象的薄很多了, 非常接近物理极限:
接下来看一下机身背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超大的镜头模组区域,机身背面有1/3的面积都是镜头,其余区域则是满满的仿皮革材质包覆,颜色有经典黑与冷杉绿两种配色,个人选择了黑色:
而镜头的配置跟大家想象的不太一样,镜头正中央的其实是4800万像素f/2.2等效13mm的IMX586超广角镜头(感光元件0.5寸、2019年时期最好的镜头之一),主摄则是位于左边的5000万像素一英寸IMX989感光元件(f/1.9;等效23mm; 支持 OIS)、下方则是 4800万画素等效 120mm 的潜望镜头(IMX586、f/4.4,支持电子防手震),还有 dTof、色温感应器等,这也让这次的小米 12S Ultra相当受摄影发烧友期待:
大家看手机拆解图就知道主镜头有多大了,不是开玩笑的,镜头模组占据主板超过1/3空间(来源:微机分):
除了镜头部分机身其他区域则是以软性仿皮革触感材质覆盖增加手感,左上角标示了「Xiaomi」,对于防滑帮助很大:
重量部分官方数据为225克,虽然不轻,但在我今年使用的其他旗舰机中也不是最重的(举例:iPhone 13 Pro Max 238克、vivo X Flod 310公克,小米12S Ulta反而让我觉得很轻XD):
一寸 IMX989 感光元件+徕卡调教! 小米 12S Ultra 拍摄实测
这次小米 12S Ultra 主打的就是一寸的感光元件(与 Sony 合作开发的 IMX989),一寸感光元件是什么概念? 就是把卡片机索尼 RX100 的感光元件塞进手机的概念,其实小米 12S Ultra 也不是第一个把一寸感光元件塞进手机的厂商,最早是 Panasonic 的 Lumix CM1、接着是Sharp AQUOS R6 与去年底的 Sony Xperia Pro-I,除了索尼的 Pro-I 表现有一定水准以外,Panasonic 与 Sharp 由于当时科技限制或调教的关系,其实表现并没有很好(Pro-I 表现不错但没有用到完整一寸感光元件),所以拍照爱好者都很期待原本相机表现就是名列前茅的小米加上徕卡合作后能产生什么火花:
▲拿在手上真的很像相机(笑)
当用户第一次使用小米 12S Ultra 的相机功能时,系统便会提示有两种摄影风格可选,分别为「徕卡生动」与「徕卡经典」,简单说前者比较鲜艳、后者则是比较有「徕卡味」,这样形容可能有点抽象,我们直接看拍摄样张说明会比较直观:

除了徕卡两种摄影模式以外,还可以自行开启「AI」场景辨识功能,对于调色方面也会有点帮助:
变焦部分最高可以放大到120倍,不过画质就不太OK了,十倍左右表现都很不错,五十倍以上会有预览:
另外水印部分也有特别的《徕卡订制水印“样式,之前刚发表时会显示拍摄地点坐标引起一些讨论,后来就可修改显示内容了,我个人并没有很喜欢这个样式:
这次小米跟徕卡的合作老实说很吃「感觉」,以往阿达的摄影师朋友都嫌小米拍照的色调「太艳」(但我个人喜欢),所以他们听到徕卡有协助调教就很兴奋,我自己测试在各种场景下以「徕卡生动」、「徕卡经典」与「徕卡生动+AI」(最接近小米原本色调)进行摄影,「个人感觉」徕卡生动比之前小米的色彩来的克制,没那么鲜艳,对比比较正常。 而《徕卡经典》拍出来的照片我觉得比较暗; 颜色比较浅,而且照片的角落有暗角的感觉(这是老相机感吗? )。 以下的几组照片均以徕卡生动、徕卡经典、徕卡生动+AI的顺序排列,大家觉得哪种呈现方式你最喜欢?
户外 :


室内 :


食物:


室内 :


夜晚,这边可以看HDR处理的效果:


夜晚:


超低光源,其實現場非常暗,底大果然進光量就大,除非有開AI輔助,不然幾乎沒感受到系統進行多幀降噪處理的感覺:


这张是“夜景模式”就有开启多帧降噪处理,所以拍起来照片细节最多也最亮:
如果是我自己的喜好的话,我个人比较爱「徕卡生动+AI」或「徕卡生动」,徕卡经典拍出来比较有味道,也比较文青感,大家觉得哪个好呢? 接下来看更多拍摄样张,以下均以「徕卡生动」未开启 AI 辅助功能进行拍摄。 首先是日间户外:
▲广角(主摄)

▲超广角。
▲五倍光学变焦。








近拍(植物)一寸感光元件+大光圈就是销魂:





食物:




室内 :
超廣角:

五倍光学放大:







夜景(主摄):
超广角:










另外小米 12S Ultra 也有「超级月亮」功能,搭配 120X 放大拍摄的月亮照片(其实所有厂商的这个模式都是合成的):
我自己使用下来的感觉,老实说徕卡调的的这两种色调「我都没有很喜欢」,我个人比较喜欢原本小米的感觉,不知道小米会不会另外做一个「小米模式」? 这次徕卡与小米的合作不知道为什么我自己觉得华为与徕卡的色调比小米的好,徕卡生动不够有特色; 徕卡经典太文青滤镜感,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另外滤镜部分徕卡的单色调拍起来也蛮不错的:


人像部分除了一般的景深模式以外,还有所谓的「大师镜头」,对应的是徕卡的几个经典焦段与镜头,由于最近没空敲 Model 所以请老婆当一下范例,之后有机会再找 Model:
基本人像模式(50mm),2X /系统自动背景虚化:
黑白镜头(35mm/系统背景虚化):
旋焦(50mm):
柔焦(90mm/系统背景虚化):
人像模式的抠边虚化做的很不错,不过不知道为什么感觉成像大都偏暗,然后美肌做的太浅(对女性朋友来说可能是死罪),比较偏真实系。
对焦部分则是有「万物对焦」功能,能针对指定人物、动物进行追焦,就算镜头或被摄物移动也牢牢跟着:
不过最让我比较不适应的反而是 小米 12S Ultra 的「对焦」,由于感光元件太大加上机身不够厚等物理极限因素,小米 12S Ultra 在近拍的对焦上有点吃力(11 Ultra 也有一样的问题),这时候系统会「很好心」的帮你切换到超广角进行近拍,但这就让摄影者原本要的构图与感觉走样了,这在 iPhone 13 Pro Max 上一开始也有这个问题, 我宁愿自己手动调整距离或切换镜头或对焦模式,苹果已经改善这个问题了,小米应该可以参考一下。
以下面两张图为例大家比较能了解,第二张的构图、色彩与景深表现都跑了,我宁愿自己调整或裁切画面也不要没事自动切换镜头:

不过这个问题也不难解,只要切到专业模式镜头就不会乱跳了,不过如果专业模式有峰值对焦就更好了:
录影部分则是维持小米旗舰机的传统高超稳定能力,不过老实说11 Ultra 似乎比较强大,不知道是不是感光元件的差异:
小米 12S Ultra 系统
由于这次入手的是版小米 12S Ultra,原生当然没有 Play 市集,系统默认软件如下:
配置接口,搭载 MIUI13 系统:
安全性部分支持指纹辨识与脸部辨识:

电池部分有三档效能模式可进行调整,屏幕更新频率也可进行调整,我最低只看过10Hz,更低就要开电子书应用才能办到:
内置的电话功能支持录音,好评:
小米传统艺能红外线家电控制也是保留的:

而很多人关心的使用问题,则跟之前教学一样,可以自行安装 谷歌 服务没有任何问题:
市集、支付都正常,但是 Messenger 与LINE这类软件延迟问题就要自己手动调整,如果有欧版固件(网友自制)的话建议刷欧版固件会比较正常:

不过这次最大的问题是 Netflix 可以直接下载安装,播放也没问题,不过 Widevine 被判定只有 L3,最高分辨率只有SD(480P),在意的话建议别买或等自制固件: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1 加持! 小米 12S Ultra 性能测试
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知道这两年高通的旗舰处理器在三星拉垮的制程「负加持」之下,每年的处理器能校与发热都处在牙膏倒吸的阶段,最惨的是还让联发科后来居上,今年上半年几乎都是满满的「台积电制程天玑9000处理器屌炸天,三星制程高通成火龙」之类的新闻,随着高通将 Snapdragon 8+ Gen 1 处理器改为台积电4nm工艺代工后, 所有国内外各大媒体纷纷表示能效与发热方面的困扰大大解决,传言小米 12S Ultra 甚至为了搭载新制程处理器还特意延后发布时间到现在,身为首款搭载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的旗舰机表现又如何呢? 直接实测给大家看就知道。
硬件部分处理器采用的是 Qualcomm Snapdragon 8+ Gen 1,内存有 8GB RAM 与 12GB RAM LPDDR5 两种版本,储存空间则是 256GB /512 UFS3.1 规格:
GeekBench 测得单核1324分、多核4293分的成绩,PCMARK 2.0 则是有13770分的优异表现:
以安兔兔进行实测,在均衡模式下得到104.8万分的成绩(用效能模式分数反而退步),新版鲁大师则是得到114.6万分的成绩:
以3DMARK与GFXBENCH测得成绩如下:

玩遊戲表現我測試幾款遊戲都是滿幀表現,完全沒有壓力,如果要看更細項內容大家可以去看極客灣的測試,全球應該沒有媒體作的贏他們,高畫質平均幀數為 58.5 FPS,前17分鐘都是滿幀運行:
发热部分小米虽然自称有「叶脉冷泵散热系统」但实际使用时该发热时也是有一定温度,阿达实测用 3DMARK WILDLIFE EXTREME 跑20轮之后,稳定度为53.6%:
用测温器测量,最高温位于边框,温度高达42度(处理器只有40度左右),但比之前8 Gen1 可以到46~48度还是好上不少,不是无法用手拿的温度:
小米12S Ultra 搭载 4860mAh 大电池,以 PCMARK 2.0 以图形编辑、网页浏览、多媒体播放与文书处理等情境进行压力测试续航能力,由100%到20%则是撑了 12小时50分左右,约有14小时以上的续航表现,表现还比搭载5000mAh电量的11Ultra好,台积电能效表现的确有比较好:
结语
小米12S Ultra这次在硬体上非常激进的配置了一寸大感光元件、高通 S8+ Gen 1 处理器、LPDDR5 内存、UFS3.1 ROM 与堆料到顶的散热、IP68防水防尘、50W无线充电与反向无线充电….等众多功能,这样的旗舰规格组合只卖28XXX台币认真来说真的不贵,但我个人还是不建议大家购买,虽然 谷歌 服务大都正常, 但目前没有国际版固件(连港版都没有),在部分软件上(如 LINE)使用还是会有些问题,需要一定经验的人才能自己排除或刷机,另外小米没有引进,找代购可能会被加价、自己淘回来如果后续有任何问题,维修后送也麻烦。 除非真的很有爱、不怕麻烦、能接受目前徕卡呈现的色调,买进来才比较不会有问题,以上分享给大家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