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手机产品变得更有特色
近期对外展示即将推出的Nothing Phone (1)面貌,并且大玩前100台首发预约抢购的宣传手法,Nothing确实在首款手机产品上市前获得不少关注。 而在此款手机正式推出之前,Nothing创办人裴宇 (Carl Pei)在一场访谈中透露自己对于此款手机的看法。

越来越多手机让人觉得「无聊」
目录
裴宇表示,过去各个品牌的手机发表会,其实都会吸引不少人关注,但近年来的手机产品却让人少了期待,许多人认为各家业者在制作手机产品时,往往会有所保留,因此造成新机有个地方令人扼腕,而下一款产品则会巧妙地填补的感觉。
但有些时候其实是当时的技术尚未到位,或是造价成本过高等因素影响,但裴宇表示,如果消费者开始认为是品牌业者在打造产品时有所保留,显然表示已经对于目前手机产品设计已经没有太大期待。

而手机产业从过去10年时百家齐放的情况,至今变成仅有特定几家较知名品牌仍继续推出手机,同时整个市场几乎围绕在苹果、三星等品牌所打造产品运作。
当这些品牌运用其市场销售数据进行需求分析,并且配合本身技术资源与产业供应链合作关系规划产品,更多竞争品牌则会依循相同模式打造产品,因此造成市场上越来越多手机产品相似度越来越高,发展模式也越来越像,最终只变成市场上的模仿大赛,但明显成功的品牌却仅有少数几家。
并非希望重新定义手机产品
因此当Nothing计划推出第一款手机Phone (1)时,会将更多原创设计放到手机产品,而不会想要重新定义手机产品,因此更多设计会聚焦在外观、使用体验。 在 Phone (1)采用的设计,则是希望透过透明元素与科技印象结合,但也并非直接以全透明裸露形式呈现,而是藉由设计质感呈现特殊造型。
至于 Phone (1)采用的Glyph接口,更是透过手机背面多数LED灯组构成,让使用者能透过不同灯号「读取」资讯,例如当手机进行无线充电时,LED灯号也会跟着发光,并且可让使用者更直觉知晓当前充电进度,或是透过灯光组合知晓来电者身分。

在Nothing看法中,认为手机虽然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一部分,但并非是随时直盯着屏幕,而是可以透过手机诠释个人风格,并且透过灯光等提示互动方式知晓信息,借此降低随时观看屏幕的情况。
新创团队打造手机,要作的事情比想象还多
另一方面,在目前已经相当成熟的手机市场竞争,其实对于新创团队是相当大的挑战,因此过去扬言挑战手机市场的业者,不少都已经消失,甚至也有不少早期参与竞争品牌如HTC、LG、Motorola、Nokia等品牌,目前不是退出竞争,就是重新调整产品策略,放弃原本创新发展作法,改以更安全的产品设计。
因此,裴宇认为单纯从硬件效能竞争,已经很难有发展空间,尤其对于新创品牌要能在这块市场站稳,实际上要作的事情比想象还多,例如如何确保设计组件供应正常、产品设计能力要更高,甚至包含设计、营销能力也要比一线品牌出色,否则产品即便再好,可能也会因为反应成本过高的售价、难以说服消费者的设计等因素,最终导致失败。

回到即将推出的Phone (1),裴宇表示在以原创设计打造此款产品之后,重要的就是如何让更多消费者认识这款手机,因此藉由创作话题吸引更多人关注,变成为近期操作重点。
此外,裴宇也表示Nothing在一开始创立时,并非选择先推出手机,而是透过透明元素设计的耳机Ear (1)先让消费市场认识自己,接着才进一步延伸到手机,甚至也持续透过社区行投资方式,让更多人以小额投资方式成为「股东」,除了达成宣传Nothing品牌目的之余,同时也增加更多人对于这个品牌的「黏着」。

希望屏除效能至上的思维
但 Phone (1)能否在市场获得成功,其实还很难说,毕竟目前不少消费者选购手机时,除了话题要够、外观足够特别之外,硬件效能也会是挑选关键之一。 以目前Phone (1)的规格来看,甚至不是采用Qualcomm新款Snapdragon 7 Gen 1,可能仅采用Snapdragon 600系列处理器 (可能是Snapdragon 695 5G规格),这样的设计是否能说服消费者购买,或许还要观察。
从整体上来看,Nothing显然希望通过重新设计、包装,让手机产品能有焕然一新的体验,而不是只是聚焦在硬件效能,以及看似绚丽,却没有太大实用性的功能,并且希望能在市场以苹果、三星等品牌为主流的发展趋势中,切出不同发展道路。 不过,这样的市场策略是否能顺利成功,或许就要看之后的销售成果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