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随后经历的一连串景象彻底转化了我。 我踏过化为尘土的历史,听见逝去诸王在地底漫步; 听见响亮的号角声穿越成堆人类的头骨传来。 亚历山大仅仅是复苏了法老时代。 真正的不朽是他们的智慧,传递至今,启发了我!
—《守护者》p.358
关于超级英雄漫画,有不少让人感兴趣的话题,例如说:哪一个英雄是最伟大/最知名/最受欢迎的? 最好的超级英雄漫画改编电影是哪一部? 谁应该要为漫威英雄内战负起最大的责任? 哪一位蝙蝠侠演员的下巴最漂亮?
上列种种问题,讨论起来可说是众说纷纭。 但如果要问:「哪一部作品是最伟大的超级英雄漫画?」 大多数漫画家、编剧和资深的漫画迷,可能心中的第一首选都会是这个答案:
「WATCHMEN」
目录
也许《V怪客》和《蝙蝠侠:致命玩笑》可以稍微挑战这个地位。 无独有偶,包括《守护者》在内,他们都是艾伦. 摩尔的作品。
美国漫画的万王之王

在二十世纪八O年代,短短六、七年间,艾伦. 摩尔喷发式的接连编写了《V怪客》、《守护者》以及《蝙蝠侠:致命玩笑》,每部都对后世影响深远,简直就是神作制造机。 特别是《守护者》,如果将超英漫画历史比喻为一座金字塔,那《守护者》无疑就是位居顶端、最靠近太阳的那一块砖头。
有关超级英雄漫画,国内比较年轻的读者朋友,可能多数只对特别流行的漫威电影宇宙,或目前还不太成功的 DC 电影宇宙有些许概念。 《守护者》虽然也曾在 2009 年改编为电影——而且非常出色,但或许是因为作品和角色的知名度在大众间并不普及、人物第一印象而言风格怪异的变装扮相,加上色调和故事过于沉重晦暗,导致当初票房不尽如人意。 比较热中此道的电影/漫画迷奉之为神作,但和蜘蛛人、蝙蝠侠、钢铁人等电影明星相比,名气还是差太多了。
所幸,《图像小说》在当代开始受到主流关注,甚至近几年,纸本漫画逐渐朝向收藏、精品化的发展趋势也推波助澜,一些本来和漫画关联性较低的出版社,纷纷投入了各种相对小众、但绝对值得一读的漫画版权经营。 像是大块文化之于松本大洋、远足文化之于水木茂、脸谱出版之于五十岚大介等等; 独步文化出版一系列田边刚改编克苏鲁神话小说的漫画作品,也非常有意思。 而木马文化慧眼独具,锁定了艾伦. 摩尔的永恒经典,更是一偿我等拥护者长年的悲愿。

《守护者》最早是在 1987 年完成连载出版。 2022年6月,历经三十五年,才终于出了中文版。
艾伦. 摩尔独到的九宫格式结构分镜,那些机敏而让人警醒的对话或独白,加上戴夫・吉本斯极其鲜烈大胆的上色手法,都是让本作从连环图画跨入到艺术境界的特征。 可喜的是,得力于木马文化对这项出版计划的看重,此次繁中版的印刷精美,开本、色调也几乎和美国原版如出一辙。 我拿手边有的2008平装版来对照,只看得出来美版的红色似乎更深一点,其他部分基本上别无二致。 撇除中/英文字型的阅读观感差异,这本繁中版可说是完全原汁原味,妥善重现了原作的本色。

假如你是个漫画爱好者,或者喜欢超级英雄、科幻叙事、悲剧情节、近代历史、现代艺术——凡是上列任何一项有在你的好球带,不要怀疑,快去把《守护者》找来看就对了。 在此发布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并非评论或分析,而只是权做推广,希望能让更多人注意到繁中本《守护者》已经出版。 我不愿在这边做任何剧透,剥夺任何还未亲炙的读者其中乐趣,只能说看过绝不会后悔,而且必然让人难以忘怀。
无远弗届的影响力

《守护者》是关于「不合时宜」英雄的故事。 如同众多美国超级英雄漫画,本作同样发生在一个有超级英雄的世界里。 或者说,是个「有一群看似超级英雄」的世界。
时值一九八O年代,这个世界跟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非常接近,但因为有超级英雄身在其中,使得历史有点不同:美国轻取越南战争,尼克松三度连任总统。 美苏冷战来到高度紧张的赛末点,阿富汗军事冲突预备燃起铁幕瓦解的狼烟,但当时的白宫和克里姆林自然还不知道,反而因为破坏恐怖平衡、强大的曼哈顿博士存在,令两造关系持续升温。 全面核战争一触即发。
即便过了数十年,这个以冷战末期为背景的故事,至今犹然历久弥新。 我们可以看到那「相互保证毁灭」的时代,对身处其中的优秀创作者,无不带来深远影响:手冢治虫、藤子. F.不二雄、乔治. 米勒、小岛秀夫等等,都基于对热核战的想象及国际强权角力的思考,产出那些发人深省的经典文本:《火之鸟:未来篇》、《SF短篇杰作集》的〈有一天……〉和〈冈比西斯之签〉、《疯狂麦斯》系列、《潜龙谍影》系列…。

而即使和上述巨匠的相关杰作相比,艾伦. 摩尔的《守护者》也依然突出。 这不仅是因为他独出机杼的以超级英雄漫画,来描绘社会性、现实感强烈的严肃故事(因此启发了美国漫画摩登时期的开展),也由于艾伦. 摩尔一丝不苟的写作态度,和戴夫・吉本斯成熟优雅的图像相辅相成,使其淬炼出完成度极高的成品。
现在谈起《守护者》,最常被用来佐证其价值无与伦比的论述,是曾膺获科幻文学界重要荣誉的雨果奖,以及被选入2005年《时代杂志》的百大英文长篇小说。 有趣的是,1988年雨果奖评选当时,显然官方并不清楚要将《守护者》放在什么类别,因此还特别设立了「其他形式」(Other Forms)奖项,而此前、之后都再无这个项目。 或许可以说,雨果奖就是想要颁奖给《守护者》,才因「书」设事、「巧立名目」的特地做此安排。

主流媒体的肯定其实就是锦上添花。 这部带有反思、解构英雄叙事意图的野心之作,更大的成就是在其影响了后来众多重要的类型故事,包括:《超人特攻队》、《内战》、《特攻联盟》、《黑袍纠察队》、《无敌少侠》… 等等。 甚至于,《进击的巨人》作者谏山创,也曾在访谈中提到他作品的部分角色原型,其实有受到《守护者》的人物启发。
有鉴于美国漫画在漫画大国的日本并不流行,我们有充分理由猜测:谏山创这个欧美电影迷,最早也是由电影版来认识《守护者》的。 即便媒体有别,电影版并不足以完整呈现原著中宏大的信息量,但《守护者》电影的改编质量绝对是上上之选——哪怕艾伦. 摩尔本人其实极力地想要与之划清界线。
延伸观赏:2009 电影版

众所周知,导演查克. 史奈德是超级资深的漫画迷。 面对《守护者》这在美国漫画界圣经级的存在,他采取的改编策略是:配合媒介不同,小幅改动部分要素及演出; 而大方向则几乎完全遵照原著漫画来呈现,包括某些分镜,甚至连整体叙事结构的所有事件组成,都简直如出一辙。
「《守护者》分镜跟故事那麽神,这部分我还改屁啊? 直接照着拍就好啦~」
我仿佛能听到查克类似这样的心声。 结果也的确效果不凡:电影版除了在叙事上有达到原作八成的还原度,查克最擅长动作场面设计营造的暴力美学,也在守护者们不同英雄之间,都得到不一样的风格发挥; 加上结合种种切合时代的经典老歌作为插曲,像是片头用了巴布. 狄伦的《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笑匠丧礼上使用赛门与葛芬柯的《The Sound of Silence》等,气氛渲染之好,简直是画面和声音交融合一的典范。
就笔者个人而言,《守护者》就是最好的超级英雄漫画改编电影,甚至更在山姆. 雷米的《蜘蛛人2》,以及克里斯多夫. 诺兰的《黑暗骑士》之上。
忠实改编的结果,自然也让查克版电影招来一些原创性不足的批评。 然而,跟某些改编时无视于原著、有如「原作粉碎机」的匠人比起来,查克. 史奈德至少在《守护者》电影上这么做是正确的。 漫画本来就是分镜的艺术,当艾伦. 摩尔在这方面已经做到极致时,再多或再少的改动,显然都不适合。 查克近乎狂热地将漫画原作部分分镜和结构在大屏幕上展演,就是他对于这部伟大作品最虔敬态度的体现。

不过一如前面所提到的,在查克心目中,大概就像神明一样的艾伦. 摩尔,其实是拒绝为《守护者》电影改编背书的。 这不是因为他觉得查克. 史奈德导演的成果很糟糕——事实上,如果 2020 年对艾伦. 摩尔的访谈可靠,他应该是从 1989 年提姆. 波顿版《蝙蝠侠》之后,就再也没看过任何超级英雄电影了——而是由于他个人的思想转变,以及最关键的:DC 漫画官方跟华纳兄弟,为了其笔下作品带来的庞大收益,而以不公平的合约及种种商业操作手段,对艾伦. 摩尔各方面造成版权和精神的严重损失。 这使得他彻底厌恶作为商业巨头的 DC/华纳,且不愿再与之有任何瓜葛。
当然,除此之外,我们也必须承认:艾伦. 摩尔说他的漫画作品,并不适合用其他的媒介方式呈现,有一部分确实是真的。 他打从一开始选择形诸纸面的漫画来讲述故事,便设计了许多「只有用书籍形式才能够精准表现」的内容。 最能够反映这一特点的,就是本作中穿插在每一章之间,那些用来强化世界观的「文献征引」。
各种几可乱真的书面文献,包括:退休蒙面英雄的回忆录、社会学教授的社论、热门漫画专题报道、警察局的犯罪者纪录及精神病理分析档案、二代夜枭的鸟类生态书写、新闻及八卦杂志剪报、和玩具商往来的商务邮件以及直销课程广告、转型成功的蒙面英雄访谈实录…… 等等。 有了这些补充文件,因此赋予了故事更真实可信的气质,让读者可以更加沉浸在《守护者》的情境之中。

种种仰赖阅读吸收的文字资料,就是电影比较难完整传达的信息。
絮语
印度烤鸡。 他们出门只是想吃这个,这些人…,印度烤鸡… 结果却是,他们、他们… 我是说,谁、谁能幸免? 一个会发生这种事的世界,谁保护得了自己? …
—《守护者》p.389-390

关于艾伦. 摩尔和 DC 漫画之间的恩怨情仇,网络上可以找到许多资料,在此不多赘述。 美国大型漫画公司,对旗下签约的作者进行剥削、过度干涉创作自由,已经是行之有年、由来已久的状况。 即便是这么了不起的作品,到后来,作为原作的艾伦. 摩尔,却因为种种外部因素,极力地想撇清跟《守护者》之间的关系,不得不说是令人感到十分哀伤的。
某种程度而言,《守护者》的故事本身,也相当讽刺的反映了这样的现实:恪遵正义信念、即便面对世界末日也绝不妥协的罗夏,只能被隐没在世界的阴影之中。 而有赖于恶作剧才得以保全的世界,看似四海升平,却是建立在精心构筑的谎言之上。
艾伦. 摩尔可能永远都等不到他想要的正义得以伸张,一如孤身走在英雄之路、义无反顾的罗夏。 但至少我们还有手上这本精彩漫画,透过阅读、理解其中的宏观心智,在海的这一边,遥遥向其致上敬意。 《守护者》的不朽智慧,必将持续启发人类,直到文明没落为止。
那会是个更坚强的世界,强而有爱的世界,而我们甘愿于此长眠。
—《守护者》p.4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