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B4 40Gbps 支持Thunderbolt Dock、显卡外接盒Ryzen 6800U抢先实测

虽说USB4规格已发表了一阵子,但一直一来不见平台、装置端的产品更新,而这次AMD Ryzen 6000很可能是最早整合USB4功能的笔记本平台。 采用Ryzen 7 6800U的Zenbook S 13 OLED UM5302笔记本,通过AMD提供的Preview BIOS更新后,确实能解锁USB4连接能力。
简单来说 USB4 规格是借鉴 Thunderbolt 4,毕竟 Intel 也开放 Thunderbolt 技术授权给 USB-IF,规格上会分为 USB4 基本款、Thunderbolt 4 与 Ryzen 6000 USB4 规格,详细比较可参考下表。
USB4 基本款仅 20Gbps 传输速度且不见得支持 PCIe 传输规格,而 Ryzen 6000 USB4 规格基本与 Thunderbolt 4 规格看齐,提供完整的 DisplayPort 影像传输出能力,以及 PCIe 3.0 x4 传输功能。
而USB支持则是一样USB 3.2 Gen 2×1 10Gbps,当然USB4可兼容于Thunderbolt 3装置,以及支持eGPU外接显卡盒的使用情境,此外AMD还加入PCIe设备开机的功能。
↑ USB4 基本款、Thunderbolt 4 与 Ryzen 6000 USB4 规格比较。
此次使用Zenbook S 13 OLED UM5302笔记本实测USB4连接能力,针对外接显卡盒使用OWCAKiTiO Node Pro外接Radeon RX 6900 XT显示卡,连接后等待Windows更新AMD XConnect驱动后即可正常使用。
在使用外接Radeon RX 6900 XT显卡,可让Fire Strike达到22726分Legendary的成绩,同样Time Spy达到13675分Legendary的表现。
Ryzen 6000 USB4 可让笔记本玩家利用外接显卡盒来升级独显,给予笔记本更强的运算、绘图能力,只不过目前还在 Preview 阶段初次使用的稳定性、不确定性较高,要等 AMD 正式释出更新为准。
↑ Zenbook S 13 OLED UM5302 连接 AKiTiO Node Pro 外接 Radeon RX 6900 XT 显示卡。
↑ Zenbook S 13 OLED UM5302 外接 Radeon RX 6900 XT 显示卡 Fire Strike 成绩。
↑ Zenbook S 13 OLED UM5302 外接 Radeon RX 6900 XT 显示卡 Time Spy 成绩。
USB4 的另一个外接应用则是Thunderbolt 3 Dock扩充,测试使用AKiTiO Thunder3 Dock Pro,在连接笔记本右边的USB Type C连接端口才能正常使用,Dock扩充的10GbE LAN、SD 读卡器、USB等都可正常使用,以及透过Dock的 DisplayPort 输出屏幕也不成问题,当然笔记本也可透过 Dock 进行充电。
↑ Zenbook S 13 OLED UM5302 连接 Thunderbolt 3 Dock 扩充。
当然USB4连接Thunderbolt 3 SSD也可通过PCIe通道获得目前最快的外接传输速度,这段测试分别使用Thunderbolt 3 SSD:HP800、OWC EnvoyExpress与USB 3.2 Gen 2×2外接盒测试。
↑ Zenbook S 13 OLED UM5302 连接 Thunderbolt 3 SSD 高速扩充。
Thunderbolt 3 SSD HP800 在 USB4 可达到循序读取可达到 2889 MB/s 的传输速度,相当接近 Thunderbolt 资料传输的极限,但这颗 SSD 规格太旧、容量只有 500GB 因此写入速度较慢。
↑ Thunderbolt 3 SSD HP800。
OWC Envoy Express 则是可自行 DIY 的 Thunderbolt 3 SSD 外接盒,但这颗盒子最高只支持 PCIe 3.0 x2 的速度,所以循序读写在 1620 MB/s、1470 MB/s,也与一般 Thunderbolt 笔记本测试相当。
↑ OWC Envoy Express。
USB4 对于USB 传输最高还是只支持USB 3.2 Gen 2×1 10Gbps,因此使用20Gbps 的外接盒也只能达到循序读写1019.85 MB/s、994.6 MB/s的效能。
↑ USB 3.2 Gen 1 速度。
AMD Ryzen 6000 整合 USB4 完整功能,更可兼容 Thunderbolt 的设备使用,确实让笔记本用户有着更便利的 Thunderbolt Dock、DAS、SSD、eGPU 等外接扩充,但相对的 Thunderbolt 庞大的周边生态,又要如何验证兼容这点才是最大的难题。
